先说下,我之前都没有看过相关的东东,现在也懒得搜相关的,纯粹是根据你上述的资料的个人理解。
开采回采率是第n次的数据,开采率是n次总的结果,回采率是第n+1次的数据,其实都不大有关系。我的想法如下:
先设置个情景,就是在一棵树采摘果子。理想情况下,我们知道了一棵果树一年的总产量a,总之,就类似于知道矿产储量。开采回采率x、开采率y、回采率z。
我们假设这一年小主人开始工作,专门负责这棵树。开采回采率x1就是他采的果子总数除以a。然后,开采率y1也是在这棵树上摘的果子的总数除以a。这样我们发现x1=y1(当且仅当是第一次采才有此关系,其余的xy无关)。当然,因为是第一次亲身实践,自己嘴馋吃了一些,技术问题有些果子根本就没发现没摘到,还不小心弄坏了一些,这等等都不能算在他采的果子里面,所以x1可能只是70%。
好了,小主人摘完了,任务告一段落。后来主人发现树上还有果子,以免浪费就自己动手再摘一遍,这次的采量除以a就是回采率z。可以想象,由于经验丰富的原因,主人把剩下的都摘完了,一颗不剩,所以x2就是100%。所以x可以看出技术水平的高低。
然后,我们把父子两人采的加起来除以a,就有了新的y2,显然y2>y1。开采率是个递增的量,但由于损失不可逆,每一次开采率的极限值会越来越小。
补充:我觉得,是写文的错了(把开采回采率简写成回采率)。不是很明显的强调某厂的技术强吗?
开采率和回采率没有区别,叫什么都是一个意思。
姑且就叫它回采率吧。
回采率分为:矿井回采率、采区回采率和工作面回采率。
你的例子中指的是工作面回采率。
厚煤层工作面回采率能达到98.5%,确实不低。
影响回采率的主要因素:
巷道部署、采煤方法、设备和工艺、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