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是唯心主义者。
尼采第一个明确揭示人的心理中无意识领域并加以细致剖析的人,他的作品给现代深层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观念。
弗洛伊德以《梦的解析》一书为精神分析学奠基,而尼采比他早二十到三十年就对梦的作用和机制作出类似的分析。尼采对于无意识有不少精辟的洞见,但这些洞见还都是零星的。
尼采还在意识的背后进一步分析探讨其深层的心理活动。他认为所谓的意识只不过是我们精神和心理世界的一种状态,尼采强调对于意识背后深层心理的探索,使他日后成为学界公认的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派的先驱者。
扩展资料
尼采提出以艺术作为面对痛苦与荒谬的依藉。他提倡以酒神精神,简单的说,即审美的角度来看待人生的境遇。这不是教人沉迷于幻象中,而是要让人们更有勇气与力量来面对自己的生命。
悲剧审美所能达到的境界即是“爱命运”、尼采视之为一个伟大人格的必须条件,“我认为人类所有具有的伟大天性,是对命运的热爱。无论未来过去或永远,都不应该奢望改变任何事物。他不但必须忍受一切事物的必然性,并且没有理由隐瞒它——你必须爱这项真理……”。
爱命运是对自身命运的肯定,甚至可以不愿意现况的任何改变。而永恒轮回更是这种精神力量的试金石。尼采显然认为凭着人的意志就能达到这种境界,这使得他的哲学带着某种唯意志论的倾向。
尼采对向来被视为负面的痛苦有相当高的评价,他厌恶像功利主义那样仅追求最大快乐值的价值观。
“所有这种以快乐和痛苦、也就是根据附带和衍生现象做为衡量事情价值的思考模式,都是肤浅的思考模式和天真行为,任何明暸创造力和艺术家良心的人都会嘲笑的看轻它”。他认为痛苦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痛苦使得人们更有智慧及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尼采
目前有两类说法
一类认为他对本体论不感兴趣,用政治教科书的语言表述就是对“什么是第一性”这个问题不感兴趣,他的主要贡献在伦理、价值等问题的研究上的
另一类认为他属于严格来说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的“唯意志”。这个问题过于复杂,如果对哲学史、尼采与海德格尔没有研究也说不清楚,我自己对尼采没太多的关注,所以 也很难解释,如果有兴趣知道的可以去读海德格尔的《尼采》,当然,这本书很难懂。
不过国内许多庸俗的划分,就是简单把尼采划分为唯心主义者,当然,这是很没根据的说法
尼采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中国名字)影响,其思想按理论上说,应该属于唯心主义者,以精神意志为主导,后才有物质,唯物主义,是以物质为主导,后有精神意志
其实唯心唯物也只是人们从一些表象上做的划分,不要太过拘礼于这些划分,如果你想了解尼采最好去读读他自己些的东西,这样才能给出一个自己的答案
著名的、典型的唯心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