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很一个很具生活气息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步履蹒跚的老人,也可以看到脚步匆匆的上班族。对于很多生活经验不足的人来说,只会看菜新不新鲜,那些买菜时货比三家,讨价还价的人不在少数。
但是很多人的常态都是直接在一家将所有菜都买齐。一般大家卖菜都是在早上,觉得早上的菜刚摆出来,肯定新鲜,但是家里的老人的常说“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这是为什么呢?早上的猪肉不是应该更新鲜吗?菜市场的老板不下心说出了原因,很真实。
“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是老辈人多年累积的经验。所谓的早不买猪肉,其实是说不要过早的去买猪肉,而不是说上午不能去买猪肉。屠夫一般都会在凌晨三四点起来杀猪,等到解剖完猪肉再运送到市场,分到各家小摊贩,这个过程起码要四五个小时。一大早小摊贩没有猪肉供货,但是顾客又需要猪肉怎么办?那就拿昨天卖不完的猪肉来充数。很多摊贩会将卖不完的猪肉防止在冰箱里,早上会先将剩肉摆出来,优先售卖。等到新鲜的猪肉到了再售卖新鲜的猪肉。通常情况下,九十点左右就能买到当天的新鲜猪肉。
如果是下午去菜市场买猪肉,一般的摊贩案板上都不会摆上猪肉,问老板还有没有时,他转身从冰柜里拿出来一大块。很多卖肉的老板都会将肉切成一块一块的挂起来,买完一块再从冰柜里拿出一块挂上去,还时不时的用抹布去擦拭肉的表面。这是因为肉被冻过了以后里面饿水分比较多,慢慢的会渗出表面,聪明人一眼就能看出。很多注水肉也有这种情况,因此很多肉店老板都会用抹布不停的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