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叫更羸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更羸并没有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本事!”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3]后来用“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惶恐不安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惶恐不安.。如果还有什么问题请继续追问!请把我选为最佳答案哦!!!!!!
更羸放空箭就把大雁射下来的故事。后人用这个故事比喻受过惊吓就特别胆怯的人
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名叫更羸.一天, 他和魏王一起欣赏秋天的景色.
正好有一只雁从远方飞来.更羸对魏王说: ”大王, 我不用箭, 只要拉一下弓, 就能把这只鸟射下来! ”魏王不信, 以为他在说笑话.更羸等大雁飞近, 右手紧紧地绷住弓弦, 然后突然一松手, 只听得”咚”的一声, 那只大雁往上一冲, 拍了两下翅膀, 便从空中掉下来了.
魏王连声称赞, 问更羸: ”先生的箭法怎么能这样高超呢?”
更羸说: ”这只大雁飞得很慢, 叫声又很悲惨.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伤, 叫声悲惨是因为它失去了同伴.因为它受伤时的紧张情绪还没有消失, 所以听到弓弦响, 以为飞箭又来了, 就拚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 伤口裂开, 怎能不掉下来呢?”
”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用来比喻受过惊吓的人, 只要遇到一点儿动静就会惊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