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呢?这个问题得从《圣经·旧约》中的有关神话说起。
相传,上帝耶和华看到人世间欲望横流,非常恼怒,后悔自己造了人类,决心把人类全部毁灭。
然而,希伯来族长诺亚对上帝非常虔诚,耶和华不想毁灭他,就吩咐诺亚准备方舟,待洪水泛滥时,全家人和牲畜都要带进方舟。诺亚按照上帝耶和华的旨意,做好了准备。果然,当诺亚活到600岁的时候,洪水大发。他按上帝的吩咐,带领他的全家,以及牲畜、飞鸟、昆虫等上了方舟。
当洪水退去的时候,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三次放出鸽子:第一次,洪水很猛,鸽子只好飞回方舟;第二次,鸽子衔着长出了嫩绿叶子的橄榄枝飞回方舟,预示着世间洪水已经退了;第三次,鸽子不再回来,诺亚知道外界已可立足,能觅食生活了。于是,诺亚就从方舟里走出来。从此,鸽子衔橄榄枝就象征着灾难已过,平安来临。到了近代,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
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它的徽章图案是用两根橄榄枝衬托着整个地球,意味着争取世界和平。5年后,为纪念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西班牙大师毕加索特意挥毫,画了一只昂首展翅的鸽子,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把它称为“和平鸽”。
橄榄枝与鸽子为什么会成为世界和平的象征呢?
这起源一个古老的神话:远古时代,主宰人类命运的上帝认为人间道德风气败坏,十分震怒,决定发一次大水把他们全部毁掉,但经过考查后被证明是唯一好人的诺亚夫妇可以保存下来。为此,上帝派出使者,通知诺亚夫妇准备好一艘方的大木船,并在各种飞禽走兽中挑选一对,带到船上以躲避灾难。这就人尽皆知的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后来,吞灭一切的洪水逐渐平息,诺亚为了想知道洪水是否已经退尽,特地放出一只鸽子飞出船外打探。鸽子衔着一根绿色的橄榄枝飞回方舟报喜:洪水已退,和平日子来临,世界生命开始了新的转机!
这个传说被记载在《圣经》中,但从纪元前这本书问世起直至17世纪口衔橄榄枝的鸽子图案的诞生,经过不断的完善过程。在16世纪兴起德国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鸽子成为圣灵的化身。新教徒鲁卡斯说:“耶稣在做祷告时,忽然天门洞开,圣灵化为一只鸽子朝他飞了下来。”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最重要的油画家和版画家丢勒的一幅作品中,也有一只作为圣灵化身的白鸽在圣母玛利亚的头顶上,这为丢勒同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周围的人存在密切联系。而同一时期他的绘画作品中,象征天命的鸽子更是经常出现在马丁·路德的头上。17世纪20年代,欧洲爆发了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国际战争,长达30年的战争给德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空前严重的破坏,饱受灾难的人民向往和平的生活,并发现所谓新教、旧教之争只不过是统治者们发动战争的借口。于是,作为圣灵载体的鸽子开始充当和平使者。当时德意志帝国各个自由城市发行了一套纪念币。图案就是一只口衔橄榄枝的鸽子,底下则镌上“圣鸽保佑和平”的铭文。从此,橄榄枝与鸽子才成为世界公认的和平象征,当然,这仅是宗教意义上的,到了18世纪后期,著名的德国剧作家和诗人席勒,进一步把这种象征从宗教引入政治。他在自己的名作《奥尔良的姑娘》序幕中,让法国的民族女英雄贞德庄严宣布:“奇迹将会出现——白鸽将要起飞,她将以鹰的勇气,去几百那蹂躏我们祖国的秃鹫!”这是鸽子增添了和平需要用斗争来争取和维护的新的意义,而不再是毫无抵抗的圣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