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于月仙,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若说到《乡村爱情里》的“谢大脚”,大家会不会觉得亲切了许多。
这个在象牙山村开小卖部的“老牌村级女神”,豪爽泼辣、朴实善良,向来是村里的焦点人物。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脱离剧中角色,现实中的于月仙,才是个真正可爱可敬的女人。
1972年4月,于月仙出生于内蒙古赤峰。
对于这个“重男轻女”的传统家庭而言,一个女孩儿的诞生,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
好在她是第一胎,仍算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由于家里一心求子,于是她母亲又接连生了第二胎、第三胎,可惜都是女孩。
因此,她那老实而又懦弱的母亲,经常被家里人指着鼻子问:
你是不是本事?
你是不是没文化?
你是不是生了一堆没有出息的丫头片子?
这犀利的三连问就像是刀子一样,一下下刺向母亲的心,但她却只能点头称是,然后在背地里暗自流泪。
于月仙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但却无力还击,只能轻轻的帮母亲拭去泪水。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于月仙时时告诫自己,将来一定要有出息,给妈妈争气,并逐渐养成了“女汉子”性格。
于月仙12岁那年,妈妈终于给他们老于家生了个儿子。
这个被家里称为“户口本”的男孩儿,仅仅因为能够“传宗接代”,便完全压过了三个姐姐,在家里受尽了宠爱。
然而,造化弄人,在于月仙弟弟八岁那年,突然病了。
他的脊椎开始一点点的侧弯,并且完全没有止住的趋势。
直到他18岁那年,已经弯到了174度,基本上成了“折叠人”。
在此期间,家里人一直带他四处求医,但却始终没能得到治疗方案。
那个最最看中儿子的父亲,甚至绝望到说出“死了算了”这种话。
只有于月仙一人,始终都没有放弃过。
在弟弟与病魔抗争的这十年间,正是于月仙人生中最美的年华。
她先是中专毕业,当了一名老师。
然后,一心出人头地的她,又费尽周折,在1992年,考进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因为年龄比同学大些,她被选为女班长,而另一位年纪稍长的男士,则被选为了男班长。
这位男班长,就是她的终生伴侣——张学松。
自己的世界大了,给弟弟治病的机会也就多了。
这十年来,于月仙一直四处打听能救治弟弟的医生和医院。
苦心人,天不负,最终她老公张学松在某篇报道上,发现了南京一位可以治脊柱侧弯的专家。
于是她回到赤峰老家,带着父母和弟弟南下,去了撒过六朝金粉的帝王城——金陵。
到了南京以后,医生看了弟弟的侧弯程度,一时间,也没有应对方案。
因为他曾救治成功的最严重的脊柱侧弯的病例,也不过128度,而他的弟弟已经达到了174度。
如果治,他很有可能会死在手术台上,就算治好了,也可能终身瘫痪。
但若不治,任由病情发展下去,再过两年,他弟弟的内脏就会因受到挤压,而破裂,基本上没什么活路。
一时间,于月仙和家人陷入了两难的选择,父亲只知在那儿唉声叹气,母亲则是不停的哭。
为了弟弟,此时的于月仙,必须坚强起来。
于是,她找到弟弟,同他说明了情况。
此时,他面临两个选择:不治,至少可以再活两年;治,很有可能死在手术台上,或者终身瘫痪。
对于任何人而言,这个选择都太难了。可是她18岁弟弟却选择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抛硬币。
正面朝上就治,背面朝上就算了。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结果恰恰是正面朝上,于是他弟弟便决定赌一把。
于月仙完全支持弟弟的选择,并承诺到,如果手术失败,弟弟遭遇不幸,一切的责难,她来担。
如果人活了,但瘫痪了,她就照顾他一辈子;若是手术成功了,她也照顾他一辈子。
就这样,于月仙揣着5万块钱,带着弟弟住进了医院,开始术前检查。
那个时候,于月仙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并没有什么名气,这些钱是她和老公的全部家。
好不容易,弟弟做完了术前准备,可以进行手术了,然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难题。
费用不够。
而且差的还不是一星半点,而是整整十万元。
十万元,放到现在,也许不算什么,但在二十年前,对于一个普通人家,对于一个济济无名的小演员而言,却不是一笔小数目。
可是,为了救弟弟,无论如何也要凑齐。
于月仙完全不顾自己没钱的事实,一口便应承下来,说钱的事情,她来搞定。
为了筹钱,她一个跑到北京,借住在朋友家里,但她完全没有筹钱的门路,唯一的办法就是向人借。
可是,这种事情,对于一向要面子的于月仙而言,真的是开不了口,尤其是在她播出几个电话,却都被拒绝了以后。
走投无路的她,只能整天就在北京转悠,像是在等着天上掉馅饼。
不过,很快她便被一个念头打醒了。
弟弟正在医院与命运殊死一搏,父母身心交瘁,整日悬心,一家人都在等着自己拿钱回去,可自己却在这里为了那点可怜的自尊,而不敢向人张口。
于是,她翻出通讯记录,挨个的给朋友们打电话。
虽然她吃了很多闭门羹,但也遇上了好心人。
先是一位女性朋友借了她3万元,然后又有一位男性朋友给她借了2万.。
而她老公那面也筹集了5万块钱。
就这样,她终于凑足了手术费,抱着这10万块的救命钱,急匆匆的赶去了医院。
钱到位了,术前准备也都做好了,于是弟弟就被推进了手术室。
这台手术,整整持续了14个小时。
在整个过程中,于月仙半刻都没敢松懈,始终在手术室外,等候消息,脑子里无数次闪过最坏的结果。
终于,在第二天早上八点多钟,医生把弟弟从手术室推了出来,并比起了大拇指。
住了4个月的院,又打了8个月的石膏之后,弟弟当真奇迹般的恢复了。
虽然痊愈后的弟弟依旧和正常人有些差距,但好歹是直起了腰板。
不过,由于长时间患病,严重影响了弟弟的身体发育,他不仅容貌不佳,而且个子还比正常人矮上许多。
因为外貌上的自卑,他渐渐的把自己封闭了起来,整天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根本不愿意和人交流。
家里人对此都毫无办法。
此时,于月仙正在参加一项下乡演出的公益活动,于是她就让弟弟当志愿者,将他带了出去。
这时,同行的一个艺术总监发现了弟弟文笔非常不错,并提出了让他给做自己助理的主意。
就这样,弟弟有个自己的工作,并一点点的从自我封闭中走了出来,并且还和姐姐联名出了一本书《爱与热爱,让我们勇往直前》。
如今,她弟弟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两个女儿也早都会打酱油了。
然而,于月仙却始终没有生孩子。
刚开始,是为了照顾弟弟,怕生孩子分精力,等到弟弟一切无碍以后,她却已经错过了生育时机。
可以说于月仙的所作所为,将“长姐如母”这个词,体现个淋漓尽致。
生活中的她,远比电视中的“谢大脚”,可亲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