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作者回忆了什么情形

2024-12-08 19:05:3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作者:原北京二中雷利,1985年出生,广东人,现任国家联合会情报员。

  关于课文:本文是雷利 于1996年11月18日,在他父亲雷润民(赴伊拉克——科威特军事观察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牺牲两年后,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一封信。

  原文第三段内容: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回忆了以下几个画面:

  1、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蓝盔"维和部队头戴的帽子,象征和平。见下图:

  在雷利的爸爸出国参加维和部队之前,曾答应回来时送雷利一顶”蓝盔“。现在牺牲了,但却履行了当时的诺言。但它是钉在爸爸灵柩上回来的,暗示爸爸牺牲了,遗体运回国了。见下图:

  2、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我们听到爸爸回国,手捧鲜花迎接,接到的是覆盖国旗的遗体。事实是多么的无情,客观的叙述中饱含巨大的悲痛。“覆盖国旗”说明党和国家给予了”爸爸很高的评价。

  3、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爸爸牺牲时流了很多血。他是一个很优秀的维和战士,他热爱和平,宁可为和平事业舍弃一切。

  4、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在联想中表达失父之痛,向世界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回答2:

回忆了父亲上飞机前对我和母亲的承诺

回答3:

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