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节与控制 社会主义国家采取
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地
区、企业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使整
个国民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社会
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
品经济,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和充分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社会整体利益和
企业的局部利益、宏观的计划目标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目
标一致和衔接起来,必须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节
和控制。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总目标大致有三个:(1)保
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量上和结构上平衡。(2)保持
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协调发展。(3)保持人口资源和环境
的良性循环。其中,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宏
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也是实现其他平衡协调的前提。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节与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可以划分为四个子系统:1、信息系统。即国家宏观调控
机构把计划和各种价值信号通过信息的方式传导到基层
企业,基层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又将经济情况以信息的方
式反馈给国家调控机构的系统。它主要包括:(1)社会统
计系统。它能够为宏观管理提供国民经济各方面的信息。
(2)金融信息系统。它通过货币的供求、借贷资金的发放、
利率的变化、资金的融通等情况,综合反映国家财政收
支、借贷资金的利用、生产经营活动和市场行情变化等
等。(3)科学技术信息系统。它是收集、整理、储存和传递
国内外科技研究的新成果和发展动向的系统。(4)各综合
职能部门(如财政、审计、税收、物资、劳动等部门)和专业
部门(农工商等部门)的信息系统。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
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的动态,为国家的宏观调控系统提
供必要的信息。
2、决策系统。指国家宏观调控机构根据已掌握的各
种信息,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各项计划、方针和政
策作出选择和决定,以指导实践活动的体系。决策系统的
根本任务是制订方针、政策,确定最佳的实施方案和步
骤。决策的基本过程是:(1)对决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掌握宏观经济活动的概况。(2)对宏观经济发展情况进行
判断和预测,选定宏观调控的目标。(3)设计、制订调控政
策和各种实施方案,并进行评估和论证。(4)利用信息反
馈追踪决策,修正其不完善之处。为了完善宏观经济调控
体系的决策系统,首先要建立健全“决策机构”和“决策研
究咨询机构”,使其相互分工又相互配合,实现决策的科
学化、民主化。重大的决策必须经过各级有关部门审慎的
可行性研究和充分的论证。其次,要注意决策的连续性和
相关性,并对反馈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
3、调节系统。指宏观调控机构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和
方案,调节国民经济各环节运转的有关体系,它的主要任
务是通过各种手段,及时调节和控制偏离总目标的方向,
以及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缺位”和“越轨”行为,以保证国
民经济的顺利运转。
4、监督系统。是国家通过各种监督机构和手段,对国
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和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
察和督导的体系。它主要由审计监督、财政监督、信息监
督、统计监督、行政监督等所组成。监督系统的基本职能
是检查国民经济计划和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监督
各部门、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金使用效益,维护社
会主义经济秩序,以保证宏观经济决策的实现和社会主
义经济正常运行。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经济
搞活具有内在统一性。宏观经济调节是为了保证整个国
民经济发展的统一性,而微观经济搞活是为了保证各个
企业生产经营的多样性、灵活性和进取性。因此,加强宏
观经济调控和微观经济搞活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要使社会主义商
品经济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加强宏观经济的调节,在大的
方面管住管好,防止重大经济活动失控,同时也要加强微
观经济活力,在小的方面放开放活,发挥各个经济实体的
活力。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4891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