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未尝无诲焉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2025-05-19 21:41:4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吾未尝无诲焉。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此语出自《论语 述而》,上下文是: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脩,音xiū,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条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译成现代汉语是: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回答2: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脩是古人初次拜见别人时常用的礼物,学生登门拜师,看来当时的见面礼就是束脩。不知道古代一条干肉有多少重,姑且算一斤湿肉吧,晒干了也就细细的一条,那么一束就是十斤。据说孔子有过三千学生,算起来他光第一次的见面礼就至少收到过三万斤肉,他家人大概吃干肉都吃得反胃了。其实从情理上来分析,孔子是不可能有那么多学生的,他又不像现在的学校一样开班授课,就算每天零星接待十个,也要一年才轮一次,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怎么教?可见所谓弟子三千,也就像说孟尝君有三千门客一样,都是些夸大之词。
按说拜孔子这样有名望的人为师,送一份束脩这样的见面礼显得有点微薄,就算古代的肉贵,也折合不了多少钱。但见面礼就是见面礼,不可能太丰厚,因为那时候师生之间是双向选择,如果发现不投机,以后就不来往了,如果相处得好,以后送大礼也不迟。当老师的都喜欢好学生,教起来省力,还能长脸,和好学生在一起心情会很不错。如果是面对一堆朽木粪土,恐怕是谁见了谁也烦,没有教的心思。孔子不是这样,凡是在形式上(送束脩)和他有过师生关系的,他都会认真地教,学还是不学,学得好还是不好,那是你的事,但当教师的要对得住你,要对得住我的牌子,教起来还是一丝不苟的,不会因为你基础差或态度差而拒绝或敷衍你。这是孔子给后代当教师的树立的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榜样。
不举行拜师仪式的,没有师生名分,老师没有教他的义务,可以拒绝教他,更不主动去教他,这也在情理之中。孔子这里说得是对什么质量的学生都会认真负责地教,束脩只是个师生名分的形式而已。

回答3:

吾未尝无诲焉。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回答4:

我也后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