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集群和高可用集群怎么区分?

2025-05-21 12:54:5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性的侧重点不同。负载均衡不一定意味着高可用性。

假设我们在机房里建起了一个访问量很高的网站,然后我们用一个负载均衡器,三台完全相同的Tomcat服务器,实现了负载均衡,所有流量都会被按某种算法分配给三台服务器。

那么,这个系统是高可用的吗?并不一定。如果只考虑Tomcat服务器的话,我们使用了三台服务器,比只用一台服务器的确既增加了负载平衡又增加了可用性。但是,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看,增加服务器的数量,只能算提高系统可用性的一个方面。

高可用性意味着高MTBF(平均故障间隔)和低故障恢复时间,也就是系统连续长时间运行,且能从当机状态快速恢复运行的能力。很明显,上述系统没达到这两个条件。
首先,它有多个单点故障点:
一个负载均衡器,一套网络设备、供电设备,等(软件方面)。
这注定使系统MTBF受到极大制约。

提高MTBF的方法很直观:备份。为了消除第二个单点故障,备份组件还需要处于不同地理位置。这样的话,就算一个位置断网、停电,其他位置的系统都能继续运行。如果再考虑到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备份组件甚至需要处于不同城市、不同国家。

其次,虽然有了备份,系统还是有当机的可能性,所以我们还需要考虑系统当机之后快速恢复系统功能,也就是缩短故障恢复时间。这需要缩短故障反应时间并合理保存系统状态等,不再详述。

所以,负载均衡只能提高部分系统可用性(以服务器热备的形式),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回答2:

这两个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也不是对等的评价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