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夏季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明成祖派遗郑和出使西洋,揭开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序幕。郑和出使西洋的人员组成,主要人员有水手、官兵、采办、工匠、医生、翻译等27800多人。郑和船队,性能、装备及规模都是当时世界一流的。船队中较大的船舶称为宝船。宝船最大者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九桅十二帆,十六橹至二十橹,舵重4810公斤。1957年5月在南京下关三叉河明宝船厂遗址发现巨型舵杆,铁力木制成,全长11.07 米。经测算这支舵的高度应在6.25米左右,可作为上述宝船大小记载的实物证明。郑和船队有宝船六十二艘,满载丝绸、瓷器、金银、铜铁、布匹等物从今江苏太仓浏河镇(古称刘家港)出发,经福建--广东到达占城(今越南中部)-爪哇-旧港(今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巨港)-南巫里(今苏门答腊班达牙齐)-锡兰(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等地。郑和前三次下西洋到达的主要为今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及南亚的印度等国沿海地区。每到一个国家郑和都以中国使者的身份登上海岸进行访问,向他们颁赐锦绮纱罗、瓷器、金银等礼品。郑和的船队航行至暹罗(今泰国)曼谷湾时,曼谷海滨高大苍翠的椰子树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旭日升起,火红的朝霞洒遍郑和的庞大的船队。郑和在其助手的簇拥下走下舷梯。码头上人群热情地向他致意。僧侣们向他膜拜。人群中来自中国福建、广东的中国商人跪迎郑和的光临。郑和向当地官员赠送礼品。
不过我们老师说冬天去最好
应该是冬天 夏天是海洋吹向大陆的风 我国是季风气候区 夏天是东南季风 夏天去是 逆风的
应该是冬天 西北季风的时候去的 顺风顺水 海洋有个性质 表曾海水是盐度低流向盐度高的 冬天赤道温度比较高 盐度也高 所以 冬天去是顺风顺水 古代船没动力的 只有借助大自然 所以呢是冬天
多在夏季,根据地理历史讲,下西洋最好在冬季。
春夏季 冬季去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