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伊利亚特》讲的什么故事呢?

2025-05-19 13:58:3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希腊诗人荷马(Homer,公元前850年一?)是希腊史诗《伊利亚特》(Iliad)和《奥德

赛》(Odyssey)的作者。这两部作品被认为是西方文学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对西方诗歌 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维吉尔的《埃涅伊德》(Aeneid)和但丁的《神曲KDivine Comedy)中我们都还可以找到荷马史诗的影子。

《伊利亚特》可以看作是西方文学的起点,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世纪。在3 000 年的历史中,《伊利亚特》一直是西方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描写了那场持续了 10年的特洛伊战争的史诗充分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类本性的深刻认识。

回答2:

《伊利亚特》叙述了特洛伊战争第十年(也是最后一年)中几个星期的活动,特别是“阿喀琉斯(Achilles,古希腊传说中勇士)的力量”。史诗以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Agamemnon)的争吵开始,以赫克托尔的葬礼结束,故事的背景和最终的结局都没有直接叙述。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都只是更宏大的叙事诗传统的一部分,此外还有许多不同长度不同作者的叙事诗作,只不过只有一些片段流传下来。

《伊利亚特》是荷马史诗中直接描写特洛伊战争的英雄史诗。希腊联军主将阿喀琉斯因喜爱的一个女俘被统帅阿伽门农夺走,愤而退出战斗,特洛伊人乘机大破希腊联军。在危急关头,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穿上阿喀琉斯的盔甲上阵,被特洛伊大将赫克托尔杀死。阿喀琉斯悔恨已极,重上战场,杀死赫克托尔。特洛伊老国王夜入阿喀琉斯大帐要回儿子尸体。史诗在赫克托尔的葬礼中结束。

回答3:

共二十四卷(系后人所分),15,693行,各卷的长度从429到999行不等。史诗《伊利亚特》虽然取材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却从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九年零十个月后的一场内讧写起,并且写到赫克托尔的葬礼就结束了。引起这场战争是金苹果的神话,在它描写海伦和帕里斯时有所提及,木马计和特洛伊的陷落,则见于《奥德修纪》(《奥德赛》The Odyssey)中奥德修对往事的回忆。

《伊利亚特》的头一句是“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希腊联军大将阿喀琉斯性烈如火,他有两次愤怒的表现。史诗写道,战争已经打了九年零十个月,还是胜负难测,这时希腊联军因瘟疫发生内讧。瘟疫是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拒绝归还一个女俘所引起的,因为这个女俘是太阳神阿波罗祭司的女儿,阿波罗的祭司请求阿伽门农归还他的女儿受到拒绝,就祈求阿波罗惩罚希腊联军。这场瘟疫蔓延下去就会使希腊联军不可收拾,因此阿喀琉斯要求阿伽门农把这个女俘归还,免得瘟疫继续蔓延。阿伽门农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归还了这个女俘,却不公正地夺走了原来分配给阿喀琉斯的另一个女俘,作为他自己损失的补偿,阿喀琉斯在愤怒之下拒绝参战。

在希腊联军中,只有阿喀琉斯才是赫克托尔的对手,因此他拒绝参战就必然引起希腊联军的失利。希腊联军在此情况下抵御不了特洛伊军队的反攻,只好退而固守海滨的战船,在那里构筑了防守性的壁垒。阿伽门农这时后悔自己对阿喀琉斯不公,只好派奥德修斯和另一位希腊将领去向他求和。可是他愤怒未消,坚决不答应回到战争。阿喀琉斯只是在特洛伊军队已经突破希腊联军的壁垒纵火焚烧他们的战船的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才把他的盔甲和战马借给他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让帕特洛克罗斯前去应敌。帕特洛克罗斯虽然击退了特洛伊军队的攻击,但终为赫克托尔所杀,因此阿喀琉斯借给他的盔甲也丢掉了,这盔甲原是他的母亲忒提斯女神请匠神制造的。战友之死与盔甲被丢引起阿喀琉斯的第二次愤怒,而使他与阿伽门农和解,并且在他母亲请匠神给他制造了一副新盔甲之后,重新回到战争,最后杀死了赫克托尔,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