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分为几种

2024-11-19 07:04:5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太极拳发展至今主要有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

一、陈氏太极拳:主要为河南陈家沟陈长兴传授的,其中以陈发科最为有名。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快慢相兼,有新架、老架、大架、小架之分。

二.杨氏太极拳:杨露禅学拳于杨长兴,后去北京授拳,并传其子杨健候,杨健候传杨澄甫,后经杨澄甫广为推广。其特点是匀缓柔和,舒展大方。

三.武氏太极拳:武禹囊先学于杨露禅,先学于河南赵堡陈青萍,并由其兄武澄清在河南舞阳盐店得王宗岳《太极拳谱》,武禹囊深研加以改进而成,其特点是动作灵活,步法轻捷。四.孙氏太极拳:刨子孙禄堂,其拳得自郝为真,加以改进而成。其特点是开合鼓荡,小巧紧凑,步活身灵。

五.吴氏太极拳:吴鉴泉学于其父吴全佑(系杨露禅之徒),后自成体系。其特点是柔合紧凑,大小适中。

另外太极拳按架式的大小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大架式:陈氏、杨氏、八十八式、二十四式、四十二式通常多采用大架式。大架式的特点是拳式舒展大方,轻灵沉稳兼而有之。二.中架式:以吴氏太极拳为代表,其拳架大小适中,长于柔化。三.小架式:以孙氏太极拳为代表,架式小巧紧凑,步活身灵。

回答2:

如今,太极拳可以分为民间太极拳、道家太极拳、禅学太极拳。

------民间太极拳有:

(1)以《王宗岳太极拳论》为最高指导思想的太极拳派系。

太极拳,始于武禹襄杨露禅,他们依据《王宗岳太极拳论》,融合所学,创编出了当今的太极拳,即武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之后,延伸出吴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此系还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尊张三丰为太极拳祖师。

(2)以内家拳理为指导的赵堡太极拳

蒋发传赵堡邢喜怀,之后传至陈清平,又融合所学,创编出“新赵堡拳”,即近代的赵堡太极拳。尊张三丰为祖师。

(3)以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为指导的陈氏太极拳

陈长兴融合陈家沟的通背拳,创编出“新陈拳”一路二路阴阳拳,之后陈有本改拳,陈发科又将炮捶柔化,定型出如今的陈式太极拳。1933年《陈氏太极拳图说》出版,成为陈式太极拳理论支撑。陈家沟尊陈王廷为陈拳祖师。

(4)还有河北邯郸的卢氏太极拳,据说传自明末清初的云游道士顾殿一;

(5)还有山西傅山太极拳,传自明清龙门道教六代传人傅山(字青主,1607—1684)。

------道家太极拳有:

武当太极十三式、太极十三丹功、唐代太极拳“三世七”、“小九天”、千载寺太极宫的软十三手,等。

------禅学太极拳有:

禅门太极拳(古称陀罗尼拳,又名禅太极),少林综合太极拳(宋代福仁高僧结合少林心意拳、柔拳、莲花拳而创编的)。

回答3:

主要有 陈氏 杨氏 孙氏 吴氏 四大流派 除此之外 还有 赵堡太极拳 武当太极拳 和氏太极拳 三种稍有名气的太极拳 然后 还有另外一种 分法 就是 实战太极拳 和 养身太极拳 以及 太极操

回答4:

太极拳分为:
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武当太极拳、赵堡太极拳、原始太极拳、八卦太极拳、忽雷太极拳、腾挪架太极拳、禅门太极拳、养生太极拳、东岳太极拳、和式太极拳、李式太极拳、国家制定的竞赛套路的太极拳。
这些派别的太极拳并没有好坏区分,无论你练的是哪家太极拳,最终所达到的终点都是一样的(如听劲、太极八法、十大要领等)。

回答5:

太极拳分为陈氏\扬氏\孙氏\吴氏\武氏.
所谓简化太极拳是指24式太极拳,属扬氏.大概是1956年国家体委为了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同时由于扬氏太极拳打起来舒展大方,老少皆宜,即以扬氏太极拳为基础,去处其中较为复杂\保留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形成如今的24式简化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