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民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5-05-19 14:51:2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有利因素  1.国家仍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一方面,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为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经济运行目前仍未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上,仍需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支持。  2.加入WTO的预期有利于扩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和扩大我国传统工业品的出口。保守的估计,2002年我国利用外资的增长幅度将在20%左右,这将对200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产生积极的作用。此外,加入WTO之后将为我国外贸出口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扩大服装、纺织、轻工等传统工业品的出口。  3.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从国家保持经济政策连续性的取向及西部开发的持续性需求可以判断,2002年国家仍将在发行的专项经济建设国债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西部开发,因此西部地区投资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一旦国民经济形势好转,西部地区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并将带动全国投资的增长。  4.国家调整居民收入政策有利于扩大居民的消费。从发展来看,由于国家财政增收幅度较大,且扩大内需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2001年下半年或2002年国家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从而为2002年居民的收入增长和消费的增加创造物质条件。  5.我国现阶段形成了部分消费亮点,可以带动消费的稳定增长。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消费亮点,可以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亮点之一是住房消费;亮点之二是居民的汽车消费;亮点之三是通信及电子产品的消费;亮点之四是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消费。  不利因素  尽管目前经济运行出现转机,但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基础仍然不牢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经济运行中存在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具体来看,2002年经济运行存在以下不利因素:  1.世界经济持续下滑,对我国经济运行将产生不利影响。自从美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急剧放慢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了疲软的状态。  美国经济减速和濒临衰退,其内需必然萎缩,从而减少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对全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尽管美国政府采取了连续七次降息、减少税负、增加财政支出等一系列措施,但仍未扭转美国经济下滑的局面。  日本经济在陷入连续10年的经济停滞后,受美国经济持续下滑的影响再次陷入衰退之中。目前日本经济仍在继续恶化,短期内难有起色。  受美日经济下滑的影响,原本被看好的欧洲经济也出现了增长速度放慢、投资者信心不足、股市连连下挫等现象,其经济运行的前景十分令人担忧。预计今年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将从7.1%下降到5%左右。  我国受美国经济增长急剧下滑的影响目前也充分显现,自年初以来,外贸出口增长速度逐月减小,6月份出口出现了今年以来的第一次下降;今年7月份,工业增加值仅增长8.1%,为过去19个月以来的最低增幅;上半年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下降16.1个百分点。从发展来看,由于美国经济短期内难以恢复,因此全球经济仍将保持疲软状态,这对今年后期及明年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  2.下岗失业压力有增无减,影响居民的收入预期与消费信心。目前,正在开展的事业单位改革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涉及到更大范围下岗分流问题。一方面,地方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时引起的分流和岗位变化,几乎对所有相关人员都会产生工作及心理上的影响,使其对即期消费更加谨慎,造成国家提高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以刺激消费的政策作用大减弱。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的下岗分流人员对社会其他部门和单位的就业造成强大的冲击,引起更大范围的就业问题,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下岗预期和收入下降预期,最终将抑制全社会消费的增长。  3.城乡经济发展平衡。今年国家扩张的经济政策关联较大的城市经济、工业经济形势有了较大改观。但是,受政策和外需拉动较小的农村经济、农业生产步履艰难,特别是由于2001年我国农业遭受大面积的干旱影响,农业出现了大幅度的减产。受此影响,2001年我国农业增加值的增长的幅度也将降低。  从政策方面看,国家今年再次为国家公务员和国有事业单位职工长工资、提高城市的社会保障收入水平,但农村居民却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待遇,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将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持续的快速增长。  4.制约民间投资回升的体制障碍尚未有效解决,投资对国债的依赖性依然较强。今年上半年,集体和个体投资仅分别增长8.7%和6.5%,仍明显低于同期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增长15.1%的水平。民间投资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体制性障碍,如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和投资领域准入限制,缺乏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大。  5.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微观基础尚不健全。尽管近两年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但企业效益明显回升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扩大内需政策因素、国际油价上涨和国家调整部分商品价格等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方面的进展并不尽如人意。因此,经济运行还没有达到不需要大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调节就能自动保持年率7%以上的稳定增长态势的转折点。  6.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企业竞争力不强、社会风气不良、腐败现象普遍等影响经济运行的深层次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制约经济的发展,社会信心不足等问题仍将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分析来看,200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国际因素的不确定性,经济运行环境难有大的改善,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将维持2001年的水平或略有下降。

回答2:

战争。先是军阀混战,又是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