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虽然没有锋利的工具,但前人用丰富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一套打磨玉器的方法。
第一步:开玉
这一步就是将未经雕琢的玉石切开,需要派人把玉架到木架子上,然后周围分别安排人用一些初级的刀具将其外边包围着的石头削去,削去多余的石头后就出现了一块完整的玉。
第二步:切割
这一步要先把之前完整的玉放到旋车上去。然后,一边安排多个经验丰富的工人轮流踩旋车的登板,另一边安排工人割玉。一位工人的左手托玉料将玉抵在旋车正在旋转的钢盘的刀刃,右手忙舀解玉的砂浆浇在玉石上。
割玉很有讲究,手拿割刀的人要根据设计好的图样裁出差不多的玉块大小。根据图样,玉料一般先切成条状或方状,以利于之后的雕刻。
第三步:冲洗
这里的冲洗不是生活中的洗干净东西就行,而是把上一步切好的条状或块状的玉料用钢圈合着参了水的红沙,一边磨一边冲,直到玉块上的方角变成圆角。
第四步:磨石
这一步需要借助磨石头的碢,把碢用来打磨玉石的粗糙表面,直到玉石的表面变得滑润和细腻。
第五步:雕刻
工人根据画好的图样现在玉石的表面大致勾勒设计图的轮廓,然后用各种小工具一点一点雕刻成型。这里安排的工人往往都是经验丰富的工人,否则一不小心就把一块宝贵的玉料给毁了你。
第六步:打孔
古代的玉一般用来佩戴在使用者身上,所以打孔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一步。工人们把玉放在小孔的桌上,然后一起使用金刚钻和弯弓来回旋转,直至穿透玉石到达桌上的小孔处。
古代“玉器制造的工序极复杂,碾制一件玉器需要画样、锯料、做胚、做钿、磨光、刻款等,可见手工制玉的繁复。
古代和现代雕刻玉器的方法应该都相差不大,古时候主要靠人力进行打磨,现在大多是用机械打磨了,效率提升很多。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写的玉器制作过程。即,切制,锉平,雕琢,磨光。
古代的玉石也是利用比玉石锋利的工具,逐渐在玉石上打磨,做出造型。供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