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制冷压缩机是怎样实现“柔性”密封的?

2025-05-20 07:47:1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涡旋式制冷压缩机为了便于卸载启动,在其定子和转子的径向和轴向都设计有一定的活动余地,便于在非正常工况下的分离,但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又不允许存在间隙,因此需要在活动余地处进行“柔性”密封。

(1)径向“柔软”密封涡旋式制

冷压缩机径向“柔性”密封如图4-7所示。即定子与转子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平衡块离心力的作用,使其与定子实现密封啮合。当有杂质或液体制冷剂进入吸气时,由于“余隙”的存在,使转子出现平面位移,转子与定子之间出现缝隙,这样就可以避免转子与定子发生磨损和压缩机“湿行程”。

图4-7 涡旋式压缩机径向“柔性”密封

(2)轴向“柔性”密封

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的轴向“柔性”密封如图4-8所示。压缩机定子在轴向设计上有一定的“余隙”,有利于卸载驱动。正常运行条件下,定子受排气压力及压缩腔相通的中间压力的作用,使定子紧密与转子形成端面密封。当有杂质、液体时,会使压缩腔内压力升高,将定子顶起,从而避免“湿行程”故障。

图4-8 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的轴向“柔性”密封示意图

1.定位销孔 2.定子 3、5.中间压力 4.排气压力 6.中间压力通孔 7.气体压力

回答2:

涡旋式制冷压缩机实现“柔性”密封主要通过径向和轴向两个方面的设计和技术手段。
在径向方向上,涡旋式制冷压缩机采用“柔性”密封技术。具体来说,定子与转子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平衡块离心力的作用,实现与定子的密封啮合。当有杂质或液体制冷剂进入吸气时,由于“余隙”的存在,转子出现平面位移,与定子之间出现缝隙,从而避免转子与定子发生磨损和压缩机“湿行程”。这种设计允许转子在径向有微小位移,以提供有限的柔性,既确保了密封效果,又能够应对恶劣的工况条件。
在轴向方向上,涡旋式制冷压缩机同样采用“柔性”密封技术。压缩机定子在轴向设计上有一定的“余隙”,有利于卸载驱动。正常运行条件下,定子受排气压力及压缩腔相通的中间压力的作用,与转子形成端面密封。当有杂质或液体时,会使压缩腔内压力升高,将定子顶起,从而避免“湿行程”故障。这种设计允许定子在轴向作稍许的位移,确保密封效果的同时,能够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压力变化。
此外,涡旋式制冷压缩机还采用其他技术手段来增强密封效果,如采用高压机壳以降低吸气过热并控制排气管中润滑油的排放,采用防止自转机构以避免液击并增强密封可靠性,以及采用滑动轴套结构和摆线形转子液压泵供油等技术来减少气体泄漏和提高密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