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商鞅变法规定17岁后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 为什么?

2025-05-19 03:47:5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据我所知,秦国的商鞅变法规定17岁后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是因为之前家族大,家里的事情基本上由家里的老一辈做主,而商鞅变法把一个个的大家庭分成若干个小家庭,其中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变法内容,也减少了变法的阻力。另外17岁后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也可以提高税收。

秦朝很特别,在一个大家庭里人们会住在一起。什么是家庭?如果你当初拿户口说,我们经常问你家里有多少人?小伙伴家庭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孩子。有5,6和8个孩子。

那么,如果我们问秦朝每个家庭有多少人?他们会告诉你,我们家有600人,我们家有3000人,我们家有5000人。这样的数据可能有点夸张,但我们会发现,在绝大多数秦朝时期,家族并没有分离。什么是“不分离”?很简单。一位祖父生了八个孩子。这八个孩子娶老婆生孩子,娶老婆的又生孩子。在无限循环之后,它们不会分开生活。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张家和李家发生冲突,成千上万的人会和成千上万的人战斗。这是国内的一场大灾难。

众所周知,商鞅要改革了。他会改变什么样的法律?总之,就是抹去以前的旧和糟粕,然后给你最新最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东西。但当我们思考这些改革的实施时,我们突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个家庭、每个家庭都能形成默契,他们拒绝配合法院的改革。简言之,一旦法院提出新的改革,年轻人可能会接受。然而,作为这个家庭的中年老人,他们遵守规则。他们把拐杖倒在地上,都不敢说话。

这时,商鞅意识到,一旦人口众多,就会有一个代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趋势,或者说他的初衷是遵守以前的法律制度,这成为商鞅改革的最大障碍。知道这一切后,商鞅开始有了歪主意。由于这些人阻挠自己,他们不得不尽一切可能把家人分开。只要一家只有三口五口,他们就没有发言权。法院对他们施加压力相对简单。分家的最大好处可能与你想象的不同。在古代,税收是一个非常麻烦和复杂的制度。然而,在秦朝初期,税收制度不是按人头征收,而是按家庭征收。什么是家庭税?你家有300人,他家有5万人。所以这两个家庭的税是一样的。表面上看没有问题,但国家遭受了巨大损失,把这一户和那一户分开,把每户都分为闲置的。这样,税收收入相对公平,后来逐渐演变成按人头计税。

然而,无论如何,秦国腹地的一个大家庭,不仅对维护秦的统治非常不利,而且非常困难。有鉴于此,商鞅决定进行一系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