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点:机体休息完毕并进入如兴奋状态,肝脏已将 体内的毒素 全部排净,头脑清醒,大 脑记忆力 强,此时进入第一次最佳记忆期。
8—9点: 神经兴奋 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可以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10—11点:身心处于积极状态,热情将持续到午饭,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
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任何工作都能胜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 12点: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全身总动员,需进餐。
此时对酒精仍敏感。午餐时一桌酒席后,对下半天的工作会受到重大影响。 13—14点: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精力消退,进入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最好午睡半到一小时。
15—16点: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精神抖擞,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以合理安排一些需“永久记忆”的内容记忆。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最旺盛的时刻,可以持续数小时。
17—18点:工作效率更高,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的最高峰时期,试验显示,这段时间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期。
19—20点:体内能量消耗,情绪不稳,应休息。 20—21点:大脑又开始活跃,反应迅速,记忆力特别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期(也是最高效的)。 22—24点:睡意降临,人体准备休息, 细胞修复 工作开始。
有人感觉到在每天的各个时段,有时工作效率较高,有时又感觉大脑灵活性稍差。如果你了解了自身的生物钟,依照身体节律工作、学习,恐怕效果就会不一样了。《大众科技报》援引专家的观点介绍了神秘的人体生物钟的相关知识。
专家解释说,如下所述只是一般规律,具体到每个人的生物钟周期可能会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