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于欺骗的手段写下协议书有效吗?

2025-05-20 15:16:4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合同,必须是双方对于相关事项有相同的合意,即达成一致
2、《合同法》
第5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54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第55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第56条: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也就是说,在被欺诈的情形下,如果这份合同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非私人利益),那么该合同中的这部分条款就无效而且自始无效;如果这份合同只是违背了对方的真实意思、仅仅损害对方私人利益的,那么这部分条款则是可撤销(在向法院申请撤销之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或可变更的(如上所述,有时间限制)。
3、“不知道合同”的情况,太多太复杂。比如代理人帮本人签了合同之后本人才知道,或者无权代理人越权帮本人签订,或者对合同条款有所误解等等,具体分析。参见《合同法》第40-51条。
4、在法律上提出问题,应当尽量具体严密谨慎。

回答2:

  合同的签订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通过欺诈订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同样是合同,因为是通过非法的手段而取得的,就有可能是没有效力的了。那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吧。
  一、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
  (1)欺诈和胁迫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是否存在欺诈和胁迫,只有当事人最清楚,是否真实应该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尊重他自己的意愿。
  (2)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产生了和无效合同相同的法律后果,受害人完全可以根据真实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合同,在某些情况下,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微小,而对方履行合同是自己所期待的,因而愿意让合同继续履行,来保护自己的即得利益。
  (3)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作为可撤销合同,这种合同的撤销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如果一方将其因欺诈、胁迫手段所取得的财产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系善意取得,那么受欺诈、胁迫人不得以合同搬用来对抗善意第三人。
  (4)将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作为可撤销的合同,意味着受害人根据自身利益既可以申请撤销,也可以维护合同的效力.有一部分合同继续有效,继续履行,就会增加交易,增加社会财富。
  二、合同欺诈构成要件:
  (1)欺诈方有欺诈的故意。所谓有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会使对方陷于错误认识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2)欺诈方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包括积极的行为和消极的行为,前者即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如将黄铜说成黄金等;后者即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如未履行瑕疵告知义务等。
  (3)相对人因欺诈行为而陷于错误认识,即相对人陷于错误认识与欺诈方的欺诈行为有因果关系。
  (4)相对方因错误认识而作出意思表示,即因为错误认识而与之订立了合同。
  综上所述,以欺诈达成的合同,是可撤销的合同,受欺诈方是可以主张撤销的,并且欺诈方是需要赔偿当事人的相关损失的。

回答3:

协议书,应该是双方公平公正,双方自愿所达成的协议,如协议书在欺骗的情况下达成的协议,己失去公平公正,该协议书已失去意义,自然也就无效。

回答4:

问题不是因为被欺骗下写协议书,问题是你是否可以证明你当时是在被欺骗下写的。如果你可以证明这点,那这份协议书就不成立,所以你还是先想想有没有证据吧

回答5:

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