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练太极拳很久了,却不知道自己到底练到什么地步了。请问如何判断是否上功夫?标准是什么?
答:现在终于有太极拳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我与你讨论这个问题前,我想了解一下你的学拳经历。如果今后我们交流,我们会有更多的话题。目前学习太极拳的人很多,为了健身的不在我们讨论之列。一些仰慕太极拳高功夫的人跟人学了太极拳,一年二年乃至八年十年不知道自己是否学到了功夫,或者说学到一点了,不知道达到什么水平,与人推推手,有时有一些效果,即胜利了,有时没有效果,即失败了,也不知道在那些地方胜利、哪些地方失败。就这样可迷迷糊糊的过去了若干日子。在我所接触的大量的太极拳爱好者中,都是这个样子。不知道你接触的是不是这样?其实,我过去也是这样学过来的。有少数人对这个问题进行的思考,但是也迷惘而得不到要领。
从一门艺术或一门学科来说,在学习上都是有进境,有层次的。人的学业,从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等,是一级一级的上升的。学太极拳当然也一样,因为它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是人体的综合性的艺术,不可能没有进步的层次。这是理性的认识,有了这种认识才进一步讨论太极拳的上功夫及标准的问题。但是,现在为什么普遍的学拳的人没有这种认识和进行这种认识指导下的学拳呢?原因是很多的。先不去说它。既然学拳有层次,那就有上不上功夫和上功夫的程度的把握了。 要有真正懂得太极拳的老师的传授。现在的太极拳老师很多,有的参加太极拳短期学习班学一个星期、一个月或二、三的月的人就教拳了,这种老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最好要找到那种家传的太极拳老师,这种老师对自己门派的太极拳有真正意义的了解、认识和掌握。知道在那些方面来训练自己的学生。但是这种老师并不轻易教人,他有很多条件。为什么杨式太极拳的始祖杨露禅要学拳18年就是这个原因。
有老师了,自己要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练习,一招一式要先学得规范。不能自己作主张。按照老师要求来练习,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现在一般的人都吃不了这个练拳的苦,所以上功夫是一件困难的事。认真体会某一种太极拳的要领,将这些要领贯彻到拳架的练习中去。这是一件练习太极拳的人终生要做的事情。自己要有体悟自己练拳效果的能力,这就是自己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那就得在老师的指导下训练推手,体会懂劲的功夫,能在推手竞技中取胜。这是太极拳练习上功夫的现象,也是上功夫的标准。已经过世的太极拳名师傅钟文老师曾对我说:“一个练习太极拳的人什么时间上功夫了,有时说不清,就像一个人学书法一样,写来写去往往分不情什么时候进步,只要按一定正宗的要求去练习,他是知道自己在进步。”我认为他说得对。既分得清,又分不清,这是学问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