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关键在内外兼修,表面问题与内在问题双管齐下,协同处理。
所谓“修内”,就是练就过硬的外加工夫,当突发事件突如其来是能够妥善应对临阵不慌。
第一要以规矩画方圆,严格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不懈怠。目前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一初步建立,实践证明应急预案准确把握了突发公共事件的本质,能够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给予强有力的指导,对于掌握工作原则、组织分工、分工责任和机制协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应未雨绸缪,紧紧抓好物资储备工作不放松。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具有强大的物资储备才能更好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一要将民政部门的救济款和救济物资等纳入财政预算;二要具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和资金储备。
第三应加强动员能力,牢牢把握动员能力建设不动摇。突发公共事件多发生于人口密集地区,在突发公共事件爆发时人员的疏散与隔离闲的尤其重要,因此充分发挥我国党政统一的领导体制优势,建设高水平高效率高素质的动员机制势在必行。一要建立顺畅的信息发布机制,向社会大众报告准确及时有效的事件进展信息,确保群众知情权;二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与公众共同参与的应对机制。广发宣传自救知识,在以政府救助为主体的同时鼓励民众自救。
所谓“修内”,就是练就夯实的内家功夫,建设和谐社会,消除社会矛盾突发事件的内在根源,将突发公共事件消弭于无形。
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屏障。全面调研社会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具体情况,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要加紧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诱因。由民政部门牵头重点解决社会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内尽量优先安排社会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就业。
第三广泛宣传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和制度。提高全社会的危机意识和应对知识,对于防范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面的知识制度纳入普及性常识教育体系,开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知识进社区”活动,以公示的方式向社会民众传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和制度。
这个问题好难哦,不过我推荐你还是买本书,或者听听党校的课程,公务员有课程是专门讲这个的,不知道你问这个是干什么的,如果你是公务员听到这个课程应该不难,如果你要考公务员的话,也会有相关书籍,你最好买来看看,当然也需要你有足够的工作经验才能做得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