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国历史上有身残志坚的人做政治家吗?

2025-05-20 06:20:5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张海迪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但是,孟子并非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他幼年的时候非常贪玩,不喜欢读书。后来,孟母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还剪断布匹开导他。终于,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回答2:

中国历史上的残疾政治家很多,古代的科举制度本质上就是鼓励残疾人成为政治家的,考试录用人才,只看文章,不看人的身体。
不像现在要搞体检,体检是1912年以后的事情,1912之前国家录用人才,只看文章,比如清朝的宰相刘罗锅,如果是现代人,他哪个残疾样子是很难考上公务员的。但是在古代,只要你读书好,文章好就行,就可以考进士,中状元,拜宰相。跟身体的状态没有关系的。比如纪晓岚就是个病秧子,你听说过文人多病的俗语吗,按照现在西医的体检标准,纪晓岚,刘罗锅,曾国藩等等,不要说成为政治家,他们体检就过不去。现在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中国历史上有身残的人做政治家,而且很多。

回答3:

司马迁太监而修史记

张海迪瘫痪而苦求学

孙膑膑刑而为军师

郑和太监而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