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sc培养基是什么培养基

2025-05-20 23:19:0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取一只4-6周龄雄性C57/BL小鼠两条后腿胝骨、骶骨放入生理盐水中

用1ml注射器吸取DF完全培养基从两端分别冲洗,收集流出液

将流出液转至离心管中用吸管反复吹打约10次

将流出液直接接种到10cm培养盘中,补加DF完全培养基至终体积15ml

放入孵箱静置72小时,期间注意不要移动!!

弃培养基,生理盐水冲洗3-4次,换15%FBS的IMDM完全培养基约15ml

0.05%胰酶消化4-8分钟,室温离心1500转5分钟

1:2接种,3-4天传代

注意事项:
1.可根据实验对细胞纯度的需要调整DF完全培养基中血清的含量:
需要细胞量较大时,使用15%血清,但是细胞纯度相应下降
需要细胞纯度较高时,使用10%血清,但是总的细胞量会相应减少;
2.实验中尽量使用细胞培养板,避免使用细胞培养瓶(塑料或玻璃),因为CO2通气似乎不如培养盘来的好,也可能和培养盘上的涂层有关系;
3.实验中如发现MSC呈煎蛋样说明细胞已经发生污染,无药可救,弃之;
4.虽然据说细胞密度低单个细胞的扩增比较快,但是低密度的细胞总体生长速度会很慢,往往在汇合前生长就停止或减缓,导致细胞无法汇合,另外由于低密度接种生长时间很长(往往需要4-6周),相应的细胞污染的概率会更大(高血清浓度的培养基更容易污染),因此建议一只小鼠接种一个10cm培养盘,每次按照1:2传代;
5.mMSC体外生长速度较慢,扩增代数也比较少,建议现用现分;
6.初始选用DF完全培养基的原因主要是个人认为它的营养较IMDM稍差,骨髓中单核-巨噬类细胞贴壁会比较少,这样可以间接提高mMSC贴壁效率。本人也尝试使用国外文献上的CIM培养基觉得所有细胞都会贴壁,反而会影响mMSC细胞本身的生长状态;
7.但是贴壁后如果换成IMDM的话,mMSC生长状态则明显好于一直使用DF完全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