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电路 先从数学上最简单的情形来看RC电路的特性。在图9.1
中,描述了问题的物理模型。假定RC电路接在一个电压值为V的直流电源上很长的时间了,电容上的电压已与电源相等(关于充电的过程在后面讲解),在某时刻t
0突然将电阻左端S接地,此后电容上的电压会怎么变化呢?应该是进入了图中表示的放电状态。理论分析时,将时刻t
0取作时间的零点。数学上要解一个满足初值条件的微分方程。
依据KVL定律,建立电路方程:
初值条件是
像上面电路方程这样右边等于零的微分方程称为齐次方程。
设其解是一个指数函数:
K和S是待定常数。
代入齐次方程得
约去相同部分得
于是
齐次方程通解
还有一个待定常数K要由初值条件来定:
最后得到:
在上式中,引入记号
,这是一个由电路元件参数决定的参数,称为时间常数。它有什么物理意义呢?
在时间t
=
t
处,
时间常数
t是电容上电压下降到初始值的1/e=36.8%
经历的时间。
当t
=
4
t
时,
,已经很小,一般认为电路进入稳态。
数学上描述上述物理过程可用分段描述的方式,如图9.1
中表示的由V到0的“阶跃波”的输入信号,取开始突变的时间作为时间的0点,可以描述为:
;
。
电阻与电容组成的电路。
用在与时间有关的地方。
rc电路三要素
在电源电压保持为恒定值的时间内,元件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由它的起始值(记为v(0+))、它的稳态终止值(记为v
(∞))和时间常数
t
决定,可以一般地表示为:(),
这个式子非常有用。用它分析电路响应的方法,常称为三要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