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证号码和学籍号码不是同一组数字,是各自有自己的编写方式。
学籍号的长度有16位,学籍号为开头1位字母和0至9的数字,学籍号分为“G”字头正式学籍号、“L”字头临时学籍号以及“J”字头学籍号三种。较为常见的是“G”字头正式学籍号和“L”字头临时学籍号。
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
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
学生证号是教务处等学校上级制定的一系列号码,各个学校的格式都不完全相同,有自己的编码习惯。比如年份+院系专业+性别+序号:
1、2015年入学的管理专业的女学生,为:20150202864;
2、2016年入学的建筑土木的男学生,为:20160501138。
学生证的号码大同小异,是为了本校内编码唯一性,能够准确匹配到任何一个学生。
扩展资料:
学籍号是以身份证号为基础,能够有助管理“高考移民”,对学生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包括学籍注册、日常管理、毕业升级、招生入学、统计分析等功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籍号
学生证号码是由学生所在学校根据学生情况按系统顺序自动生成的号码,而学籍号码是本校学生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学籍管理有关条例按要求编成的号码,学籍号在高考和中考等考试中是与别人不同的, 一个人只有一个学籍号 分别代表本人所在的市(县)、学校和自己所在班级等一组数字排列成的号码 ,两个号码可以不同 ,但也可以使用同一个号码这样更便于管理
应该是不一样的,你是上中学还是大学??大学的话每个人都应该有学生证的那上面有的。中学的话我就不知道了。我中学没遇到这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