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可以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现在为何不可以了呢?

2025-05-20 10:11:3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关于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的政策,现在一般情况下是有所限制的,但并不是一刀切,有些特殊情况还是可以一次性缴纳的。

一次性补缴方面的相关政策规定

1、2001年12月,劳动部出台了《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1)20号】文,明确了…… 不得以事后追补缴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

2、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保险法》中明确规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 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3、2016年,人社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中更加明确地指出,各地不得违反国家规定采取一次性补缴的方式,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 不得以事后追补缴纳方式增加缴费年限,……。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从政策上已经做出了对一性补缴的限制。

为何会限制一次性补缴

1、要确保养老基金的稳定预期。如果允许任意地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从基金的角度来说,是不可预期的,也是未知的,突然出现的一次性补缴后领取养老金会导致基金存在着风险。

2、现在部分省份的养老基金面临缺口。例如黑龙江省,在几年前养老保险基金就已经“穿底”,入不敷出了,而我国养老保险的设计原则就是用缴费者的费用供养退休人员,而如果都停止缴费,那么养老基金就没有来源,当期退休人员享受的养老金则成了无源之水,会出现断粮的可能。

3、彰显公平。企业在职职工是需要按月缴纳,而如果允许灵活就业人员一次性缴纳,那么对于按月缴纳的人,则不够公平吗?再有,虽然补缴养老保险会收取一定的滞纳金,但客观地说,远远不能抵消通胀带来的贬值,当期的100元与几十年后退休时的100元,购买力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这对按月缴纳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现在存在的一次性补缴的特殊情况

有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审计等政府部门出具的有效法律文书,养老保险还是可以补缴的。不过需要承担自欠缴之日起每日5/10000的滞纳金。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补缴情况。在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实施以前已经建立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参保人员,在2011年7月1日以后到达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继续缴费。

60个月内满足15年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60个月以后仍然不满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齐15年。这是针对社会保险法实施以前社会保险补缴政策的过渡,当然毕竟已经过了近10年,很多人知道社保的重要性早已经正常缴纳了,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少。

结论

所以,目前社会保险补缴政策越来越严格,如果担心未来的养老待遇,还是趁早行动及早将养老保险缴费15年吧。满足15年以后才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回答2:

有些人错过了当年可以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的机会,现在想去抓住,但已经抓不住了,所以很想知道,未来是不是还有这种机会。

回答3:

因为现在没有到退休年龄,所以不可以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只有当自己面临退休时,可以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

回答4:

因为现在国家完善的养老制度,让养老制度更加的人性化,所以取消了一次性缴纳的规定。

回答5:

我认为是因为老人过了规定的退休年龄了,也可能是之前没有缴纳过保险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