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曝气式活性污泥法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英文是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因此简称为SBR法。其主要特征是反应池一批一批地处理污水,采用间歇式运行的方式,每一个反应池都兼有曝气池和二沉池作用,因此不再设置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备,而且一般也可以不建水质或水量调节池。SBR法一般由多个反应器组成,污水按序列依此进入每个反应器。无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生化反应工序都是按序排列、间歇运行的。间歇曝气式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运行周期由进水、曝气反应、沉淀、排放、闲置待机五个工序组成,而且这五个工序都是曝气池内进行。
SBR有以下几种解释:
1、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
2、丁苯橡胶(SBR),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制得。按生产方法分为乳液聚合丁苯橡胶和溶液聚合丁苯橡胶,其综合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较好。
3、JOJO奇妙冒险第7部,名字简称是叫SBR
JOJO的奇妙冒险已经进入到平行世界,因而不再叫『JoJo』而是命名为『Steel·Ball·Run』(简称S·B·R)。这就是荒木从2004年开始连载的最新漫画『SBR』。
4、一种新型二极管。常规PN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较大,而肖特基二极管的漏电较大。SBR结合两种传统二级管的优点,有很低的正向导通电压(0.3V左右),很小的漏电(1uA以下),以及较高的反向击穿电压(10V-300V)。
SBR反应器的每个工作阶段的运行工序及原理分述如下:
①充水阶段
充水阶段的主要作用是将原污水送入SBR反应器,同时使污水与SBR反应器中存留的活性污泥充分混合,从而使微生物与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充分接触。
②反应阶段
反应阶段是通过微生物与污水中营养物质相互作用,降解污水中有害物质的过程,也是SBR反应器最关键的工作阶段。在反应阶段,根据原水水质的不同可以设置成厌氧反应过程或好氧反应过程,也可以设计成厌氧与好氧相结合的过程。对于单纯的脱碳处理工艺,仅以降低污水中COD和
BOD指标为目的,一般只设曝气好氧过程,进水阶段结束后,可直接进行曝气,曝气结束后可以转入下一工作程序。对于具有除磷脱氮要求的有机废水处理工艺,由于除了低COD和BOD5外,还要求降低T-P、T-N,必须设计成厌氧与好氧相结合的操作过程。进水工序完成后,首先进行厌氧过程,再进行曝气,然后可周而复始地交替进行厌氧和好氧过程,从而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 在厌氧过程中,污水中的反硝化菌利用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可以把NO3--N,NO2--N
还原成N2从水中除去。在好氧阶段,硝化菌还可以利用氧将污水中的NH4-N转化成NOx--N
从而达到除氮的目的。SBR工艺对于磷的去除主要是通过活性污泥微生物细胞合成和在好氧状态下对磷的摄取,最终将其转移至污泥之中,从而实现了脱磷过程。SBR工艺操作条件得当,可以获得十分满意的处理效果,就一般情况而言,COD、BOD5、TN、TP的去除效率可分别达到90%、95%、80%、60%以上。对于SBR的厌氧过程,通常需设置水下搅拌器,达到微生物与有机物充分混合的目的。对好氧过程,一般采用水下曝气机或鼓风曝气达到供给氧气的目的。
③沉淀阶段
沉淀阶段的作用使SBR反应器中形成的活性污泥与水分离。该阶段要求上清液中尽可能少的悬浮物或夹带污泥,避免污泥对出水水质产生影响,通常这一过程依靠自然重力沉降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
④排水阶段
排水阶段的作用是将沉淀后的上清液排出反应器之外,这了保证上清液排出,同时又不夹带活性污泥,滗水器的选择十分重要。好的滗水器必须具有既能迅速排水,又不夹带沉淀污泥。SBR
反应器内长时间运行后会过量地积累剩余污泥。因此,必须定期地将剩余污泥排出。通常在排水过程结束后排出剩余污泥,也有在排水过程中排泥的做法。
⑤闲置阶段
闲置阶段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工程手段使污泥恢复活性,增强污泥的吸附再生能力,然后再与污水接触,从而增强反应阶段生物处理效果。
所谓序批式生物处理工艺,实际就是上述几个阶段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在同一个反应器内周而复始地一批一批处理污水的操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