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文

2025-05-22 17:33: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杭人游湖 ,巳出酉归 ,避月如仇。是夕好名 ,逐队争出 ,多犒门军酒钱 ,轿夫擎燎 ,列俟岸上。一入舟 ,速舟子急放断桥 ,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 ,人声鼓吹 ,如沸如撼 ,如魇如呓 ,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 ,一无所见 ,止见篙击篙 ,舟触舟 ,肩摩肩 ,面看面而已。 少刻兴尽 ,官府席散 ,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 ,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 ,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 ,渐稀渐薄 ,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 ,席其上 ,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 ,山复整妆 ,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 ,匿影树下者亦出 ,吾辈往通声气 ,拉与同坐。韵友来 ,名妓至 ,杯箸安 ,竹肉发。月色苍凉 ,东方将白 ,客方散去。吾辈纵舟 ,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 ,香气拘人 ,清梦甚惬。
1.从文中看,杭州人游湖通常在什么时间?这天晚上,游人散尽又是什么时候?
2.本文写出杭州人______(四字)的盛况,多用_____(填修辞方法),描写细腻,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文中"肩摩肩 ,面看面"可以用成语______形容.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共饮。此时月色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huǐ)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抗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茶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提示:本文写西湖七月半看月的风俗,它很鲜明地表现了作者鄙视那些达官贵人豪富无赖和追求风雅生活的思想感情。作者用高度概括的文笔把成千上万的游客归纳为五类逐一评品。第一类是达官显贵,第二类是名娃闺秀,第三类是名妓闲僧,第四类是一些市井无赖、浪荡公子,第五类是一些鄙弃世俗、厌恶繁华的高洁之士。这五类人归纳起来只有两类:真心赏月之人和借赏月之名追欢寻笑或沽名钓誉之徒。作者将前者引为同类,对后者加以嘲讽鄙弃。第二段写游湖的热闹情景,以传神之笔极写一时之盛。第三段写真正懂得看月和领略湖光山色的,只有作者和一些风雅之士,西湖七月半的湖山之美也到此刻才显露出来:“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寥寥几笔,就把山川风物描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关键语句翻译如下:
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译文:因此二更以前,人声和音乐声,像沸腾,像摇撼,像发梦魇,像呓语,闹得别的什么都听不见,不好讲话,人们变得像聋子,如哑巴。大船小船一齐靠岸,别的什么都看不见,只见篙打着篙,船撞着船,肩摩肩,面看面罢了。
此时月色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
译文:这时月亮像新磨的镜子,山也重新整妆,湖也重新洗面,山水都重新显出明净洁白的颜色。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译文:月色苍凉,东方将晓,客才散去。我们把船放开,酣睡在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扑人,清静的梦境使人感到非常恬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