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业作为综合性装备制造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大、外向性程度高、 带动力强,具有较强的容纳就业能力,能有力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 级。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具有发展船舶工业的产业基础和航道条件。发展船舶工 业对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市委二 届五次全委会议确定的“5444”总体思路中,将发展船舶及配套产品这一优势行 业作为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内容。为抓住机遇,促进我市船舶工业快速发 展,特制定本意见。
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船舶修造企业约 110 家,主要分布在万州区、涪陵区、丰都县、忠 县、云阳县、江北区、南岸区、长寿区、江津市等 23 个区县(自治县、市), 拥有固定资产 70 多亿元,从业人员近 2 万人,2005 年产值近 50 亿元,其中中 央在渝企业 38 亿元,地方企业 10 亿元,形成了以中央在渝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主 体,以民营船舶企业为补充,综合配套,优势互补的产业群。 中央在渝企业:一是中船重工集团所属的重庆船舶工业公司,拥有 15 家大 中型船舶工业企业(含 1 家水中兵器厂),其中船舶制造厂 2 家,船舶动力、仪 表等配套设备企业 12 家。2005 年产值(含船舶关联产业)为 33 亿元,同比增 长 53%以上,比 2000 年净增 3 倍,实现利润 1.2 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工业 总产值上 1 亿的企业有 8 户。其中,上 10 亿的企业有 1 户,上 5 亿的企业有 2 户。具有比较完整的船舶、船用主机及各类配套件、船用仪器仪表、船舶关联产 品和水中兵器为一体的科研生产能力。可建造 6000 吨级以下各类军工舰船、汽 车滚装船、江河挖泥船、豪华游轮、采金船、化学及油品船等特种专用船舶。二 是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所属的重庆东风造船工业公司、川江船厂等企业,2005 年 实现产值 5 亿元。我市大中型船舶企业手持定单已延续到 2008 年,其中川东造 船厂已签订 12 艘价值 1.2 亿美元的出口定单。 地方船舶企业:主要有长江沿岸分布的涪陵李渡造船厂、万州武陵鸿运船舶 修造公司、忠县神溪船业有限公司、重庆宗申高速艇开发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民 营船舶制造企业。民营企业已逐步成为我市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船业是什么业? 船舶运输还是造船还是港口。 港口物流的话重庆港九集团是上市公司,造船的话东风厂在全国都排得上号,还要怎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