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诈骗手法及防范手段:
1、盗QQ冒充熟人
通常是冒名顶替,向事主的QQ好友借钱。需要您特别当心的是一些冒充熟人的网络视频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盗取图像的方式,用“视频”与您聊天,您可千万别上当。
案例回放:2013年8月12日,受害人谢某报警称在某处有人冒用其朋友的QQ,要其代购游戏点卡,谢某在支付宝上付款990元购买了游戏点卡,后谢某联系朋友才发现被骗。
2、猜猜我是谁
先拨通你的电话,让你“猜猜我是谁”,当事人便在熟人中猜测对方身份,此时犯罪分子顺势答应,并称近期要来看望当事人。次日再谎称,来看望当事人的途中出车祸,或嫖娼、吸毒被抓等,向受害人借钱,让当事人汇钱到指定账户。
案例回放:2012年6月5日,被害人张某家里座机电话接到一陌生号码打来电话,对方冒充其表弟并谎称要来厦门。6月6日,张某再次接到对方电话,对方谎称在福州因赌博被查获,要拿钱去找关系,要求被害人帮忙汇款,被害人信以为真,根据对方要求到工商银行无卡转入2万余元到对方指定账户。事后,对方仍要求汇款,张某才发现被诈骗。
3、包裹藏毒
这是一种电信诈骗方式,不法分子给受害人发送领取包裹的手机短信,对方冒充警察称邮寄的包裹内藏有毒品,要求事主协助破案,让事主按对方指示到银行柜员机上进行银行卡存款转账,等事主转账后,卡内存款就被转走。
温馨提示:市民如果收到邮局包裹短信,请与邮局相关部门联系,切勿相信不法分子所谓包裹藏毒的说法,如有疑问请拨打110。
4、以生育补贴为名的假信息诈骗
诈骗手法:不法分子冒充医院工作人员,谎称要向事主发放一笔新生儿补贴,诱骗事主到银行自动柜员机上根据提示进行操作,最后诈骗走事主银行卡内的钱款。
5、以工行电子密码器升级为名的短信息诈骗
诈骗手法:不法分子通过发送虚假短信谎称用户的工行电子密码器即将过期,诱骗用户登入虚假网站,然后根据网站上提供的操作流程进行“升级”(实际上是通过网银转账),最后诈骗走用户银行卡内的钱款。该类诈骗中,不法分子制作的虚假网站逼真度高、迷惑性强,很容易使人信以为真。
案例回放:8月18日晚,某群众报称手机接到一个短信,上有一个网址:WAP.TCBRF.COM,称工商银行系统升级,要求其按照网站指示到银行操作,该群众按照操作执行后被骗走4100元人民币。
6、办理大额信用卡诈骗
骗子通过虚拟网站、发送短信、拨打电话等方式先以办理大额信用卡为诱饵,骗取事主姓名、身份信息、账户信息等,再以做“流水账”为由诱骗事主往账户存入资金,随后通过网上注册、绑定账户、开通快捷支付等手段将事主资金转走进行诈骗;或以办理信用卡需要缴交“制卡费”、“激活费”、“点水费”等为由进行诈骗。
案例:2015年8月1日,德化的陈某新在家中用手机上网时,看到一个可以办理平安银行信用卡的网站,就在网站上填写了个人资料进行申请。不久,陈某新就接到一个自称平安银行工作人员的陌生电话,对方称银行已经收到他的申请,可以为其办理额度10万元的信用卡,但需要他缴交制卡费和激活费。随后,陈某新到湖前农业银行向对方转账汇款人民币8000元。
防骗提醒:办理信用卡应通过正规渠道向银行或银行官网申请,切忌冒险向陌生人或通过不明网站申请办理,且不要轻易透漏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办理信用卡也无需缴交任何费用。
7、网络刷单诈骗
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招聘兼职网络刷单员的信息,以赚取佣金的方式诱惑事主登陆其提供的网站,要求事主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包括支付宝信息、网银信息及绑定信用卡等),并以帮忙注册身份等为名要求事主打开远程协助,通过远程操作直接将事主钱款转走;或直接要求事主登陆指定网站购物刷单支付钱款,但又不返还购物款,也不支付佣金。
案例:2015年8月15日,德化的林某源在家中通过上网搜索兼职工作时,找到一个招聘兼职网络刷单员的网站,对方在网上承诺在每笔交易成功后返还本金,并给予每单本金6%的报酬。想到现在一些购物网站为了累积好评和信誉度,往往存在刷信誉的违规方式,林某源当即与对方取得联系,对方要求其登陆指定网站购物刷单,林某源通过支付宝付款购物的方式支付人民币8500元,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了。
防骗提醒:千万不要轻信网上关于购物返利、付费刷信誉等信息,一旦遇到对方要求先支付交纳保证金、押金等,多数都是骗局,不要为“小利”而上当受骗。另外涉及登陆指定网站、下载安装指定软件、要求操作个人账户、提供个人信息等情况,要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8、提升信用卡额度诈骗
骗子自称银行工作人员,以事主信用卡能提升额度为由,要求事主按照其提示进行操作,并诱使事主告知其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乘机从事主卡上将钱转走实施诈骗。
案例:2015年2月上旬,德化的陈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平安银行的工作人员,问陈先生是否办过该行信用卡,得到肯定答复后,又问陈先生是否需要提升信用卡额度,当陈先生同意后,对方就用手机发送一条银行网址的链接给陈先生,让他到该网站填写信用卡号及身份信息。陈先生填好后,对方就又打电话给他,声称可以马上为其提升信用额度,并让陈先生将随后收到的一条短信验证码告诉给对方。之后,陈先生的手机就连续收到5条信息,显示他的信用卡在杭州某公司消费了5400元。
防骗提醒:谨记各大银行的官方客服电话,如有疑问可以到当地银行网点当面咨询。任何人包括银行工作人员都无权询问客户的密码或验证码信息。不法分子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虚拟显示各单位的电话号码。
9、网上办理贷款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或短信形式发布提供低息免抵押、免担保贷款信息,当事主联系诈骗犯罪分子时,犯罪分子即要求其登陆指定网站填写个人信息,随后以事主征信不够,要求向指定账户汇入“保证金”、“手续费”等帮其提高征信实施诈骗;或索要事主银行账户,再层层设套,窃取事主银行账户密码,通过网上银行将存款迅速转走。
案例:2015年8月18日,德化的陈某辉在网上找到可以免费办理低息免担保贷款的网站,遂按照网站的要求填写了个人信息,随后就有人打电话与其联系,称可以马上为其办理贷款。由于征信不够,对方需要先为其提升征信后方能办理贷款,但需要他缴纳一定的费用。于是,陈某辉通过手机转账先后五次转给对方人民币23000元。
防骗提醒:贷款最好通过正规渠道向银行申请,不要轻信网络贷款,更不要轻易透漏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正常贷款在获得款项前不用支付给放贷方任何的费用,所需费用会在所放贷的款项里直接扣除。
10、通过伪基站冒充“95533”等银行客服发送虚假短信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发送欺诈短信,引导客户登录钓鱼网站;对轻信欺诈短信并登录的客户,不法分子通过钓鱼网站诱骗其输入个人账户、密码、手机号等信息,同时通过内嵌的木马程序,自动登录客户网银或网上商城发起交易,并截取95533发送的短信验证码完成盗刷。
提醒:发现受骗及时向银行反映并报案,控制资金风险。首先,消费者发生虚假短信欺诈事件后,要积极协助客户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锁定案件证据资料,并及时记录客户受损、报案情况。其次,消费者要及时向建行客服电话95533或信用卡客服部门反映被骗情况,请求协助。另外,对于虚假短信的非法链接,消费者应注意:不要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并查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