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伊尔76的特点?

俄罗斯的伊尔76的特点?
2025-05-23 11:30: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基本设计
  伊尔-76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截面与安-124不同,基本呈圆形。机头呈尖锥形。机舱后部装有两扇蚌式大型舱门,货舱内有内置的大型伸缩装卸跳板。机头最前部为安装有大量观察窗的领航舱,其下为圆形雷达天线罩。采用全金属多梁破损安全结构悬臂式上单翼。上单翼不阻碍机舱空间,后掠角不变,1/4弦线后掠角25°。机翼包括一段中央翼板,两段内翼壁板,两段外翼壁板。副翼为静态质量平衡式,并有两段三缝后缘襟翼,共有16个扰流片。整个机翼前缘共有10段前缘缝翼。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的截面基本呈圆形,前机身有两扇舱门,后机身底部有两扇蚌壳式舱门,向下开的中间壁板可作为货桥。

  动力设计
  动力装置为4台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生产的D-301M(俄文代号:Д-30K)涡扇发动机,分别吊装在两侧内翼之下,单台推力117.6千牛。每台发动机都装有蚌壳式反推力装置。内翼和外翼前后梁之间为整体油箱,总燃油量81830升。Д-30K是前苏联索洛维也夫设计局在Д-30的基础上改型研制的前苏联第一种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尽管其编号与Д-30相近,但要大得多,两者之间没有多少通用零件。基本型Д-30KY于1974年取代HK-8-4用于伊尔-62M旅客机。Д-30KYⅡ降额到10400daN,可保持到ISA+15℃。Д-30KП推力为11770daN,可保持到ISA+15℃。1980年KП型被KПⅡ型取代,但后者推力可保持到ISA+23℃。

  军用设计
  军用型机尾装有炮塔,后期部分改用民用型的机尾。悬臂式全金属T型尾翼的平尾安装角可调,方向舵和每侧升降舵上都有调整片。军用型机翼下有4个外挂点,每个可挂500千克炸弹、照明弹、标志弹。伊尔-76还具有改装成飞行医院的能力。机上装有全天候昼夜起飞着陆设备,包括自动飞行操纵系统计算机和自动着陆系统计算机。机头雷达罩内装有大型气象和地面图形雷达。伊尔-76安装有电子对抗设备,包括雷达告警接收机、箔条红外诱饵发射装置、外挂电子对抗吊舱。多种伊尔-76的改进型上装有雷达瞄准的2门23mm自卫火炮。在许多民用的伊尔-76上也有这一火炮系统,这是因为苏联/俄罗斯希望民用的伊尔-76在战时也能迅速为军方所用。

  起降设计
  为适应粗糙的前线机场跑道,伊尔-76采用了低压起落架系统,以及能在起降阶段低速飞行时提供更大升力的前后襟翼。机内装有绞车、舱顶吊车、导轨等必备的装卸设备,方便装卸工作。采用液压可收放前三点式多轮低压轮胎起落架,共20个机轮。前起落架为两对机轮,有油气减震器,轮胎尺寸1100毫米×330毫米,向前收入机身内。两个主起落架各有4个机轮,收入机身两侧的整流罩内,收入时机轮轴绕支柱转动,使机轮轴与机身轴线平行,收入后机轮仍保持垂直且与飞行方向成90°。轮胎装有胎压调节系统,飞行中可在2.6~5.2×105帕(2.65~5.3千克/厘米2)之间调节所需要的胎压。主轮胎尺寸1300毫米×480毫米。

  筹载设计
  伊尔-76由于设计时的各种局限,该机的货舱宽度有限,以至于苏军主战坦克必须拆除侧裙板才能装进货舱内,这显然是较为不便的。而且该机载重也有限。这些缺点在改进型伊尔-76МФ上得到了改进。2008年1月,据俄罗斯空军负责武器装备的副总司令亚历山大·帕夫洛夫对记者宣布,经现代化改造的伊尔-76МФ军用运输机计划在2009年完成国家联合试验,并将于2010年开始装备俄罗斯空军。2010年将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航空明星飞机制造"企业为俄罗斯空军制造第一架批产伊尔-76МФ。考虑到飞机制造周期长,生产伊尔-76МФ的预先拨款最迟不能晚于2009年。而在2010~2015年间计划向俄罗斯空军批量供应伊尔-76М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