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历史时期怎样划分

2025-05-22 12:00:0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你应该清楚一点:汉语(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时期的划分依据,是现有的可资查询的历史文献(是文本,而不是语音材料,尤其是古代汉语)。汉语研究,又分为“语音(音韵)研究”、“语法研究”、“修辞研究”、“文字研究”。由于每个学者的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看法不同,特别是对古代汉语,因此,并有一个完全统一一致的历史时期的划分标准。因此,在大体一致的状况下,存在小的差别。但有一点,大家是一致的,即:大的历史时期的划分是一致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不同点主要存在于对“古代汉语”的历史时期的划分上——你只需看成是“大同小异”,有一个大体上的一致即可。不必强求所有教科书或著作上对“汉语历史分期”的表述完全一致。你只消掌握:“关于汉语历史分期主要有几家观点(分法)”即可。

语音(音韵)史研究,即按语音特点来划分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语法(句读)史研究,即按语法特点来划分;
修辞学史研究,即按不同的修辞特点来划分;
汉语整体上的历史划分,其界限就不拿了清晰了,是综合性的,但一般主要是从语法表现特点的角度来划分的。

比如,
1、语音史研究:
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古音学。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今音学。近古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研究《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北方话音系,是北音学。现代音指现代的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2、语法(句读)研究
有的学者这样划分:“汉语语法研究的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是:<马氏文通>问世前的萌芽期、<文通>问世后的模仿期以及后来的革新期与大发展时期.”
句读研究则分为:“先秦时期”、“汉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以我的观点,上古汉语 主要应指“先秦”,应包括秦,而不包括汉代。因为“秦”,世祚仅15年,而15年很短,在语言上表现不出什么时代特点来。

回答2:

  中国文学史可中国文学史可以分成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朝中期(公元3世纪到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期(天宝末年)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777207.htm

回答3:

1912年,民国成立后,政府继续推行国语。在推行国语的热潮中,国语标准音经过“京(音)国(音)问题”大辩论,由“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修正为纯以京音为准的新国音,其后注音字母也更名为注音符号,并成为推行国语的利器,使国语进入师范及小学语文教学中,在电台广播、电影、话剧等领域中建立了牢固的阵地。

  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在汉语拼音运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国语注音符号、国语罗马字、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直至五十年代后期的汉语拼音方案,显然是一脉相承的继承发展关系。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充分吸收了过去许多拼音设计,特别是国罗和北拉的许多宝贵经验,并广泛地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方案固然有它匠心独运之处。但更多的是吸取并发展了历史上许多拼音设计的长处。

回答4:

汉语的历史发展时期分为四期:一:上古汉语,秦汉以前二:中古汉语,魏晋至唐代三:近古汉语,宋代至民国四:现代汉语,

回答5:

中国文学史可中国文学史可以分成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朝中期(公元3世纪到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期(天宝末年)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