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和防治黄瓜白粉病?

2025-05-20 17:28:3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白粉病俗称白毛、白霉病,是为害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此病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黄瓜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叶片受害重,叶柄、蔓次之,果实一般不受侵染。发病初期,在叶两面均可产生白色圆形小粉斑,温棚内黄瓜幼苗子叶、幼蔓及真叶亦可受害。病斑后期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白粉斑,发病重时,白粉布满全叶。为病菌无性阶段。后期白色粉斑变成灰白色,病叶变黄干枯,病斑生许多黄褐色至黑色小点,即为病菌的闭囊壳。

发病规律:黄瓜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闭囊壳随病残体越冬,或在温棚黄瓜植株上过冬,为来年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田间有多次再侵染。白粉病在15~30℃均可发生,适温下相对湿度在85%~90%以上时几天内即可出现病斑,但在饱和湿度下,病菌分生孢子易破裂死亡。低湿条件下仍可侵染,而高湿发病更快。在高温、高湿和高温、干旱交替出现时,病害易发生流行。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如津杂1号、津研2号、中农1101等。

②生物防治。用3%抗霉菌素或2%武夷霉素或无毒高脂膜150~200倍液喷雾,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③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用15%粉锈宁(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喷雾,隔7天再喷1次。温棚黄瓜遇阴雨雪天气,可用30%百菌清烟剂或10%百菌清粉尘剂,每667米2250~300克,隔7~10天喷1次,可兼治黄瓜霜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