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手抄报

2025-05-24 01:56:0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的由来

碘在自然界含量稀少,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和水中的含量都较低。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布广泛、病情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1993年9月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会议并提出:5月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借以加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1994年起每年的5月5日定为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

国家设立五一长假后,碘缺乏病防治日(5月5日)包含在了五一长假里,不便于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经过卫生部与碘缺乏病防治相关部委的协调,防治碘缺乏病日自2000年起改为5月15日。

一、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在维持机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甲状腺激素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参与脑发育、调节新陈代谢、维持机体基础活动的重要激素。

二、碘缺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地方性疾病。

碘摄入不足可引起碘缺乏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等。碘缺乏严重可损害胎儿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妊娠妇女碘缺乏可致患儿大脑发育落后、智力低下、反应迟钝,严重者可致克汀病,有呆、小、聋、哑、瘫等症状,并增加早产、流产及死胎、妊高症、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发生率。

三、烟台市是碘缺乏地区,居民靠海也需要补碘。

烟台虽然沿海,但外环境缺碘,土壤和水中含碘量低,属于碘缺乏地区。除了海带、紫菜、海苔等藻类植物含碘量丰富外,其他海鱼、蟹类、贝类含碘量并不是太高。而我们不能保证每天都食用这些高碘海产品,故而烟台市居民靠海也需补碘。

四、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食盐加碘是一种持续、方便、经济、生活化的补碘措施。它既能保证每日适宜的碘摄入量,也可通过较小的投入获得巨大的社会收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以实现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目前,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食盐加碘政策,97个国家和地区有制定法律、法规或食品安全标准支持食盐加碘,中国也在其中。

五、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婴幼儿等人群是补碘的特需人群,儿童青少年是碘缺乏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胎儿期和婴幼儿期(出生后至36月龄内)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孕产妇和孩子在此期间发生碘营养不良,会增加孩子大脑发育迟滞的风险。儿童青少年各器官生长发育快,基础代谢增强,碘消耗较多。因此,妊娠妇女、哺乳妇女、婴幼儿等人群是碘的特需人群,儿童青少年是碘缺乏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这部分人群尤应注意充分补碘。

六、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近年来,人群甲状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国内外学者分析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甲状腺癌发生与电离辐射、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有关;二是群众就诊率和健康体检率明显上升,同时医学诊断技术的提高也大幅度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增加、稳定或下降,全球主要国家的甲状腺癌发生率都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