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完漓江,我们忙着去感受桂林的洞奇石美.提起岩洞,当数芦笛岩、七星岩,它们都是开发较早的景点.怀着探险的心理,我们前往荔浦县的丰鱼岩寻幽.整个岩洞横跨九重山,景致甚是特别.入了洞口,小心地追寻着历史的足迹,我们亦步亦趋,隐隐地听到了溶岩的滴水声,开始是一滴一滴的,逐渐地,变成了哗啦啦地一片,似有无数个顽童在游戏嬉闹,又如风中的密林枝叶在相互碰撞.偶尔,有的水珠滴入了地下河,便传来一阵悠远而空蒙的古乐声.我们继续往前走,时而是流水潺潺,时而是飞瀑扑面,在水的“轰轰”声中,体会到李白“飞流直下三百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心潮不禁跟着澎湃起来.不知经过多少曲折,我们来到了金碧辉煌的水晶宫,古老的溶洞经过了人工改造后,增添了许多绚丽的色彩,象是到了异彩纷呈的蓬莱仙境,亦如到了灯火通明的不夜城,处处浮光掠影、五彩缤纷----紫的诡秘莫测,红的热情奔放,蓝的沉静温柔?有了色彩,岩石的形态便栩栩如生了:擎天的金箍棒,似乎在诉说着西天取经的坎坷历程;杨贵妃缓缓撩开石幔,观看群芳共舞,娇媚多姿,不禁令人联想起昔日的盛唐繁华;恐龙国里,恐龙“嗷嗷”怪叫,神态怪异,昭示着它们的威武.看着这些鬼斧神工般的杰作,我们不由得赞叹大自然的伟大.正是这一滴一滴的水珠,经历了成千上万年的岁月,尝尽了亘古的沧桑,雕琢出如此神奇的景观,这是怎样的博大与精深啊!而这些岩石,经受了千万年的磨砺,封存了长久的渴望,今日终被世人所熟知,这是怎样的坚忍啊!与此相比,“滴水穿石”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而已.
追溯历史的源头,桂林的山水在向我们每一位游客阐述着一个哲理:持续将造就永恒.是的,世间万物又何尝不是经历了千万年的洗礼方成就今日的光彩与辉煌的呢?坚持不懈是击败任何挑战的宝剑.游过桂林,我们没有理由再轻言放弃.朋友,有空,不妨去桂林看看!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思想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 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踏来,流连忘返。
回答者: chc75 - 魔法学徒 一级 12-21 19:58
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围很广,项目繁多。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古迹、石刻等等。
桂林的山
桂林以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为主。山多是翠绿的石山,山上的植物多是常绿植物。桂林的山多有奇异的形状。
桂林主要的山景有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九马画山等。
桂林的水
桂林的水大都在国家二级水质标准以上,水质清澈透明。桂林的水与山结合成的景色,即山水。桂林的山需要水的衬托,水需要山的点缀。因此,在桂林山水中,山和水是相辅相成的。
桂林主要的水景有漓江、两江四湖等。
漓江
漓江发源于桂林市资源县的猫儿山,属珠江水系,向南流经桂林、阳朔等县市,过荔浦后称桂江,继续南流在梧州与西江汇合,全长426公里。漓江水质清澈,风光秀丽,以桂林至阳朔段为佳。
阳光明媚的漓江会让人心情舒朗,看得透彻而又精彩,仿佛是自己游走在群山峻岭之间;烟雨缭绕的漓江则让人感觉神秘新奇,看得惊异而又沉迷,仿佛进入诗进入画进入了人间的仙境。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的图案就是桂林山水的漓江,位于阳朔县兴坪镇。
漓江和湘江由秦代开凿的灵渠沟通。百里漓江“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
两江四湖
两江四湖包括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是桂林的环城水系,现为桂林重要的旅游景区。两江四湖本来并不相同,而且一些湖的环境恶化,比如桂湖一带满是淤泥,为了疏通这些有问题的湖,开发旅游资源,经过十几年的改造,修筑了大规模的自然湖堤,做了绿化工作,终于在2001年,形成初步的两江四湖环城水系。
两江四湖水系的形成,更加确定了桂林是个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城市 .我也的是桂林山水!
记一次“抗震救灾,爱心捐款”活动
“五(1)班583元,五(2)班783.3元和3美元,六(1)班1010元……”这是怎么回事?那是因为我们学校在举行爱心捐款呢!要说这个原因,是因为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无数人不幸遇难,作为兄弟姐妹的我们难道眼睁睁的看着吗?
其实,这次捐款我也并不是一下子就同意的。我的钱,都是我的压岁钱,那可是我一分一角辛辛苦苦攒的,这一下子捐了出去,我可真舍不得。
第二天一早,我们班的马源源捐了160元钱,我有些犹豫了。这时班主任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上课时听了老师讲了四川地震的事情。放学回家后,这位小朋友把自己的压岁钱200元全部拿来捐给了灾区。听了这个故事,我再也受不了了,心一横,立马回家拿钱去。
这8.0级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才7.6级呀!无数人们不幸遇难。其中69172人死亡,17420人失踪,374159人受伤。十几个县受到地震的威胁!到现在已经捐了445.67亿元了。我想:既然天灾已降临了,我们就用自己的双手来拯救吧!
如果现在还有跟我以前一样想法的人,看看电视吧!如果连一点绵薄之力也不出,那我们还怎么在这片土地立脚,还怎么有脸面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同学们献出自己的爱心,来帮帮受难的兄弟姐妹吧!
一次体验活动星期六,我和妈妈来到了新街口在“盲道” 上体验盲人。大街上有一条由圆点或长条组成的地砖铺成的专用通道——这就是“盲道”。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我知道了盲人们都是通过体验走道上的凹凸感来帮助行走的。在上面行走时,如果脚下有长条状的凹凸感表示前面没有障碍;如果有圆点状的凹凸感就表示停止或转弯。正因为有了专用“盲道”,盲人们在走路时才会有明确的方向感。接着我便闭上了眼睛体验一下盲人走在路上的感觉。但即便是脚下有了盲道的帮助,闭上眼时我的脑子里仍是一片空白,总觉得前面有什么东西会撞到我。多亏有了妈妈的帮助,我才勉勉强强走完了这一小段对我来说犹如“漫漫长征”的路。“看来盲人们行走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啊!”我心里由衷感叹到。但是在这本来就难走的道上我竟然看见了一排自行车,此时我的眼里仿佛出现了盲人走这条路时的情景。真是不敢再想下去了!一路上,我发现盲道不是成了行人走的路,就是成了“停车场”,还有的路甚至根本就没有盲道,难怪报纸上说出门成了盲人们的一大头疼问题。于是,我拿出了照相机,拍下了这令人心寒的一幕。我们都知道城市里铺设盲道的目的是为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帮助。盲道的设置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爱护。但那些占用盲道。破坏盲道的人是否受到良心的谴责,是否想到盲人外出的不容易。所以我们平时不能乱走盲道、占用盲道,以免会影响到盲人的行走,给盲人带来不便,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通过这次体验,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盲人们的不易。在这里,我衷心呼吁大家:“尊重和关爱残疾人,切记不要占用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