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都当中层了,就我没当上去,是说明我的能力不够吗

2025-05-20 03:55:2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生命的暗示无处不在》读后感这是一本名家写的哲理散文,每一篇都有很深刻的寓意,时而感动,时而震撼,时而愤怒,时而,,,,,,这也很像一个人的经历,什么酸甜苦辣都有。我很喜欢看这类的散文书,它与传统的散文有着明显的区别,她们篇幅不长,多从生活中的细节和小事入手。让读者体验不一般的是生活感悟和哲理思考。在繁忙的学习和作业中,阅读时间是有限的,围绕在我们周围的铺天盖地的文字,多半是喋喋不休地传递着时尚和消费信息。躁动和喧嚣中,茶余饭后,阅读到这样的文字,实在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而且写作过的朋友都知道,越是简短的文字越难以把握。但这些作家无疑都是驾御文字的高手,他们往往仅用几百个字,就给我们创造出一个清新优雅的意境和暖意融融的氛围。这样的文章没有任何赘肉,对我们来说,可以在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收益。所以,有很多教师向学生推荐这些文化中的精品。我还特别喜欢文章的格调和品位,如果细心阅读不难感受到字里行间隐藏的智慧和哲理以外我还经常被作者引领到博爱,善良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中来——其实,这是我喜欢这些文字的最重要的理由!众所周知,当今的时尚与流行中有很多内容是令人不敢恭维的,也有人认为这类文章太过传统,不够娱乐物质,但我坚守自己心中的精神家园。也自有一份心灵上的愉悦,我相信也会有更多的人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我喜欢那种感动,那种震撼,也喜欢呆呆的望着天空发呆,谁也不知道我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我每读过一个故事,就会认真的反思。感觉自己又向成熟迈近了一步,虽然自己非常不想长大,但面对这现实的生活,我不得不让自己的眼界放宽一些。我这幼小的心灵也该经受一些必要的挫折了。本书作者张丽钧,是一位语文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读者》签约作家。在本书中有一篇《爱恨交织的故事》有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江老师女儿26岁了,还没有找到男朋友。江老师的同事热心地为江老师介绍一一个当年自己的得意门生来作女婿。可江老师在接触中并不满意这个原来的学生。“他读中学的时候,我是多么 欣赏他啊!学习成绩棒,又特别听话,调皮捣蛋的事儿准找不着他。现在 人家也挺成功的,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单位 的中层干部。可是,要让他做我家的女婿,那就不够格了。你看他的背,明显地驼了,像个小老头儿;你看他的近视眼镜,足有度吧,以后会影响生活质量的;你再看他说话时细声细气的样子,哪像个小伙子啊;最让我看不上的是他那么古板,一点幽默感都没有,我女儿要是跟这样的人生活一辈子,她上哪儿去找快乐呀!”文中最后写道: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在考虑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的同时,也考虑一下如何为更多的普通家庭培养出无疾患、有趣味、善谈吐、气质佳的女婿和儿媳?昨天,去一老同事家,他家女儿已经十三岁了,学习还可以,在全班占前四名。可是即使这样,同事还觉得女儿不爱学习,“老是玩!看电视!”同事的爱人说。“那你就让她帮你干点家务活。”我说。“唉,她只要把学习再提高一点,什么家务再不用干,况且她也干不好,净添乱。”同事的爱人说。只要把学习搞上去,什么也不用你干!这或许是多数家长的愿望。在多数的家长心中,孩子只要学习好了,就可以“一白遮千丑”了。只要学习好了,不会干家务没关系,只要学习好了,身体差一点没关系,只要学习好了,人缘差一点儿没关系……这样的学生不是把他当作真正的人来看的,是当作学习的机器来看的,是当作以学习为家长挣得面子、为自己未来赌博的工具来看的。唯独没有把他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的。在学校老师看重是只是学习成绩,在家庭家长看重的也只有学习成绩。除了学习成绩 一个标准外,什么都可以忽略。只要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好孩子。可是这样只知道学习的人,一旦成年后到了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多元的评价标准就不再专为他们设计了。就不再只单单考查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了。德、智、体、美、劳,这个在学校里只当作宣传口使用的考查标准就会在活生生的生活面前重新为人们所提起。毕竟在一个家庭中,吃喝拉撒、柴米油盐……就是考验一个人能力的活考试,可先前只擅长做题学习的人,就不一定能顺利地通过这样的考查了。生活中需要我们解决吃饭穿衣的实际问题,生活中需要我们对待不同人的使用不同的说话技巧,生活中需要我们有不同的情趣、情调,生活中需要我们处理不同人际交往……对待可以从容应对的人,不一定能从容应对漏水的下水管道,不一定能从容应对感情的一次危机,不一定能从容地应对突然的挫折……我们作老师的,在教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时候,是不是也想一想,我们到底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们能不能为未来的亿万家庭想一想,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只知识书本知识死读书的人,还是一个能随机应变富于情趣的人。我想,只要我们是把学生真正地当作“人”来教育的,就不至于让他们变成一个只有分数没有分量的人!我还想重复一下文中的那句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在考虑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的同时,也考虑一下如何为更多的普通家庭培养出无疾患、有趣味、善谈吐、气质佳的女婿和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