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主要贡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文艺贡献
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他所创作散文更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学术贡献
作为一名学术研究者,一方面,鲁迅运用西方的文学观念研究中国古典小说撰写了《中国小说史略》,其不仅结束了“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的时代,也创造了文学史著作的典型范例,“为后学开示无数法门”,郭沫若将其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并称为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双璧。
精神贡献
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鲁迅同时又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
政治贡献
鲁迅一生追求民主,早在新文学运动伊始时期便向封建旧文化宣战,不断与压迫民众的旧思想旧文化斗争。“女师大学潮”发生后与迫害学生的军阀进行论争,鲁迅不畏强暴执笔对战,显示出一个正直文人的气概。
扩展资料:
鲁迅的主要艺术特征:
1、小说特色
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2、杂文特色
鲁迅在他的一生中,特别是后期思想最成熟的年月里,倾注了他的大部分生命与心血于杂文创作中。他的杂文极具批判性,鲁迅曾把杂文分为“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所强调的正是杂文的“批评(批判)”内涵与功能。
3、散文特色
鲁迅所创作的散文不多但却可说篇篇精品,这些篇章收录于《朝花夕拾》和《野草》。《朝花夕拾》是鲁迅对于童年、青少年时期的回顾,是对作者青少年时期生活断片的回忆,包含少年时代的绍兴印象、南京求学、留学日本、回国后在绍兴任教等基本的成长经历,尤以记述故乡生活者为最多。
4、学术思想
鲁迅的文学史思想极为丰富深刻,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熠熠光辉。他创造性地从事了文学史的编撰工作,留给后世两部文学史专著——《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为我国的文学史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翻译思想
鲁迅是中国翻译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在他一生中,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翻译思想涉及翻译的各个重要方面,见解独到,对现今的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仍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鲁迅作为一个民主战士,用他的文章与敌人战斗,并且通过文字表达了对国人当时状态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望可以警醒世人,为中国当时的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鲁迅也给中国当时的文学青年带来很多先进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文化进步。另外在文学方面,鲁迅推动了白话文进程,创作了大量的白话文作品,翻译了很多国外的进步文学作品。不过白话文在当时并不成熟,所以我个人很难认同他的作品,因为很明显鲁迅先生处于文言文向白话文过度的阶段,所以鲁迅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不幸的,不然他肯定在文学上,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更好的作品,但反之,如果不是这个时代阶段,他也不会成为推动白话文的先驱。结果成了现在这样,鲁迅先生的作品通常都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我们不能当成文言文,但当成白话文却又很难符合已经完善了的白话文语法等各方面的规则,这就使得鲁迅很难真正成为一个文学家。但谁说伟人一定是文学家了?鲁迅就算不是文学家也依然是个伟人。
鲁迅的贡献在于,第一,给广大民众带来脍炙人口的文章。第二,在当时众人迷茫的年代,唤醒大众。 他的作品尤如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迷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