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4年,美国将领哈尔西指挥完成了哪些战役?

2025-05-20 14:26:4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美国海军上将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1944年履历——
1944年初任美军南太平洋战区司令,指挥对拉包尔日军的封锁作战。
1月:南太平洋部队在继续布干维尔岛托罗基纳地区的登陆作战的同时,又在拉包尔以东的格林群岛登陆并建立机场,进一步压缩了拉包尔日机的活动范围;南太平洋战区下属的所罗门航空队与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美国陆军第五航空军共同对拉包尔发起大规模空袭,不断消耗日军拉包尔航空队战力;从中太平洋舰队借调的航母特混大队对日军控制的卡维恩进行了两次空袭,水面舰艇部队也对拉包尔进行了夜间炮击。到当年2月,精疲力竭的日军被迫从拉包尔、卡维恩撤出剩余的全部作战飞机和舰艇。
3月:南太平洋部队在拉包尔西北的埃米劳岛登陆,切断了拉包尔、卡维恩两地日军同日本本土的一切海空联系,全面完成了对两地的包围(拉包尔、卡维恩日军后于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向盟军缴械)。在布干维尔岛,美军击退了岛上日军对托罗基纳机场发动的大规模反扑,毙伤日军近万人。随着盟军完成对拉包尔、卡维恩的封锁,南太平洋战区已无重大战事,哈尔西继续保留南太平洋战区司令职务直至当年6月。
1944年下旬任中太平洋舰队(第3舰队)司令,参加菲律宾战役。
9月: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结束之后,哈尔西接替斯普鲁恩斯出任中太平洋方面的美国第五舰队司令,第五舰队同时改称第三舰队。当月,第三舰队下辖的快速航母特遣舰队(第38特遣舰队)对北至小笠原群岛、南至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的广阔地区进行了多次空袭,日军部署在西太平洋各地的岸基航空兵部队遭到沉重打击。鉴于日军航空兵损失惨重,哈尔西提出跳过外围岛屿直取菲律宾中部莱特岛,得到尼米兹和麦克阿瑟采纳,从而将战役发起时间由原定的12月大幅提前至10月,也避免了在日军据守的多个外围岛屿登陆可能带来的严重伤亡。
10月:当月上旬,第38特遣舰队突袭了日军占据的冲绳和台湾,由于日军高层误判形势、草率发动“捷二号作战”试图歼灭美航母特遣舰队,结果反而遭到严阵以待的第38特遣舰队重创,超过300架飞机被击落,美军损失轻微,是为台湾海空战。此战严重削弱了日军为即将到来的菲律宾战役而积蓄的航空兵力,为美军登陆菲律宾扫清了障碍。
当月20日起,第38特遣舰队支援了麦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部队在菲律宾中部的莱特岛登陆。在10月23-26日的莱特湾大海战中,第38特遣舰队在24日的锡布延海海战击沉了日军超级战列舰“武藏”号,在25日的恩加诺角海战击沉了日军全部4艘航母“瑞鹤”、“瑞凤”、“千岁”和“千代田”,给予日本舰队重大打击,从此日本海军不再拥有与盟军进行决战的能力。但也因为哈尔西对战局的误判,贸然率全队北上追击日军的诱饵舰队,导致日军主力舰队乘虚而入,险些重创在莱特湾的美军登陆舰队,哈尔西的这一指挥在二战结束之后引发了持续至今的争议。
11月:第38特遣舰队继续在菲律宾附近支援麦克阿瑟所部在莱特岛的登陆作战,持续压制日军在吕宋岛等地的航空兵,并打击在菲律宾和南中国海航行的日军舰船,取得了很大战果,但自身也多次遭到日军“神风特攻队”的袭击,包括航母在内多艘舰船受到不同程度损伤。

12月:第38特遣舰队支援了麦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部队在菲律宾民都洛岛以及吕宋岛林加延湾的登陆作战,同时继续与日军“神风特攻”作斗争。但在12月18日,舰队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休整时不慎驶入台风区,导致3艘驱逐舰沉没和多艘其他战舰受损,数百人不幸身亡,哈尔西也因此备受争议。
1945年1月:当月12至16日,第38特遣舰队穿越巴士海峡进入南中国海,对越南和中国华南地区的日军目标进行多轮空袭,击毁数百架日军战机,并击沉了三十余万吨各式船舶,基本切断了日本由其占领的东南亚向其本土运输石油、橡胶、贵金属等战略资源的海上交通线,加速了日本的败亡。当月,哈尔西将舰队指挥权再次移交给斯普鲁恩斯,第3舰队恢复第5舰队番号,由斯普鲁恩斯指挥对硫磺岛和冲绳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