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的历史及建设:
青藏高原地区的铁路建设,始于1958年,当年4月从兰州西面的河口和青海的西宁同时动工修建兰青铁路河口一西宁段。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干1959年 10月竣工通车,全长175公里,这是青藏高原有史以来的第一条铁路。1958年5月破土动工的甘青铁路,于1961年3月正式运营。
1957年,青藏铁路开始勘测修筑,1960年西宁至海晏段建成通车。进入60年代,因为国民经济困难,青藏铁路曾一度停建。1962年青藏地区全区铁路通车里程仅为205公里。70年代中期,青藏铁路又继续施工修建,1979年铺轨至格尔木市,1981年第一期工程胜利完成。这段铁路从西宁向西穿过海北、海西两个民族自治州,全长834公里,198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正式交付营运。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的完成使青藏高原地区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095公里。先后建成了大通(酉宁-大通)、柴达尔(哈尔盖-柴达尔)、海湖(克吐-海湖)、茶卡(密尔诺-茶卡)4条支线,总长130多公里,还有51条专用线。至此铁路运输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重要地位已初步显示出来,但也反映出其分布的过分偏集。
2001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建设青藏铁路。青藏铁路二期为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18公里,途径多年冻土地段550多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965公里,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工程分三个阶段建成:格尔木至望昆段将于2002年11月铺通;望昆至安多段551.7公里将于 2005年底铺通;安多至拉萨段441.9公里将于2006年11月铺通;2007年6月全线配套建成。按照青藏铁路建设初步方案,西藏自治区内段建设总投资为160亿元。建成后青藏铁路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
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
青藏铁路建成后,从西宁起算,至拉萨火车站止,全长1956公理,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全长814公理,是这是第一阶段于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建成通车的,而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公理,是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的。
随着青藏建设规模逐年扩大,汽车运输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每年给这些地区的建设费用,有近一半是用来支付运费的。青藏高原需要铁路,各族人民盼望铁路。1979年7月,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胜利完工,铺轨到西藏的门户格尔木,青藏高原迎来了火车时代。
★新中国设计青藏铁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当时的西北设计分局(现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的前身)派遣曹汝桢、刘德基等4位同志随西藏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慕生忠将军一同进藏,就修建进藏铁路的可行性展开沿线调查和收集资料工作(即“踏勘”),前后历时近3个月。1961年因故停止。
★两次勘测停止
1974年,中央再次将修筑进藏铁路提上了议事日程。同年年底,完成线路系统初步设计报铁道部审批,l977年5月,国家计委组织审批通过,铁道部正式下达批复意见。1977年6月,铁一院全面展开定测工作,1978年8月12日,第二次勘测工作宣告全面停止。
★踏勘设计规划
1996年,铁一院再次进行了青藏铁路的踏勘,提出了青藏线、甘藏线两条进藏铁路方案规划研究报告。1999年底前完成了研究工作。2001年2月8日中央宣布修建青藏铁路。2001年3月1日,铁一院在格尔木举行了勘测誓师大会,正式拉开了青藏铁路建设的序幕,定测阶段的勘测设计工作就此全面展开。
★2001年:开工修建
2001年2月8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听取了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青藏铁路有关情况的汇报,对青藏铁路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同意批准立项。2001年6月29日,中央政府决定投资262.1亿元,修建青海格尔木至西藏拉萨的铁路。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同时举行。
★2004年:铁龙入藏
2002年展开唐古拉山以北冻土工程和西藏段部分重点工程施工,铺轨到达望昆站,取得重点突破。2003年展开唐古拉山越岭地段“无人区”和唐古拉山以南工程施工,唐古拉山以北桥隧路基工程基本完成;2003年8月,青藏铁路铺架工程成功通过可可西里无人区。2004年全线路基桥涵隧道基本完成,并在海拔4700多米的安多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结束西藏没有铁路历史。
★2006年:全线开通
2005年8月24日,铺轨通过唐古拉山,10月12日全线铺通。2006年3月1日货物列车工程运营试验。2006年5月1日不载客列车工程运营试验。2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
青藏铁路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于2006年7月1日9:00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于2005年全线贯通,2006年7月1日9:00全线通车。
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 2006年7月1日9点线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