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农业户口:原靠自己生产口粮的农业人口 ;
非农业户口:原靠国家分配口粮的城市户口 。非农户口分城镇居民、党政军公务员教师等。
二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我省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云政发[2007]137号
(一)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
在全省取消农业户、非农业户及其他类型户的登记管理模式划分,实行“一元制”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统一登记为“居民户”。
有关农户和非农户的实质性区别:
我国最早的户口管理制度是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二元结构”,其实质性的区别在于是否吃商品粮上的区别。这时以前计划经济时代下的行政管理方式,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国各地已逐步全面改成“居民户”的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即“一元制”结构。
“一元制”结构的关键点是:将原附属在户口上的行政管理职能剥离,也就是户口就是户口,不和公民的某项权利或义务挂钩。
原附属在农业户口上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一种城乡之间的差异,即计划生育这项国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城市比农村严格。因此造成农村可以生育两个子女或多个子女,而城市不允许的情况。
但是,这种政策在近年来又被国家放开了,只有达到一定的条件,比如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二胎。首胎是女儿的可以生二胎。云南还涉及少数民族,因此政策更为宽松。2015年或将可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现在还未确定。
关于你的户口,由于你在县城外读书,再次返回农村老家时,身份已经发生转变,即由农民转成学生,大学毕业的则纳入国家人才中心。你在到所里办户口时,你的户口就转成的“非农户”,或者称为“居民户”。用原来的说法,即使你还住在农村,但已经不需要你交纳口粮,而改为由国家配给你一定的商品粮,或者有商品粮补贴,说白点,就是你不需要种田了,国家养你。
这就是你所见的二元制与一元制的区别。实质的区别就是,将你与原有的土地分离出来。对农民的管理,原本就是被捆绑在土地上的。
2007年10月24日15:00,云南省公安厅副厅长严尚智受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委托,对外发布《关于深化我省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此次云南省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最大的突破就是在云南省取消“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的“二元制”户籍登记管理模式,实行一元制的户籍登记管理模式,统称为居民户。
要看一是你村里有地吗?二是乡镇计生办管理你的计划生育吗?三是户口在农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