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环潭周长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水域面积达900多公顷,比杭州西湖大1\3左右。日月潭中有一小岛,远望好象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名“珠子屿”。抗战胜利后,为庆祝台湾光复,把它改名为“光华岛”。岛的东北面湖水形圆如日,称日潭,西南面湖水形觚如月,称月潭,统称日月潭。
相关传说:
其一,相传日月潭之发现归功于一只神鹿,300年前当地有40个山胞集体出猎,一只体型巨大的白鹿窜向西北,于是尾随追踪。他们追了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富林中失去踪影。山胞们又在山中搜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们越过山林,只见千峰万岭、翠绿森林的重重围拥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静静地闪耀着宝蓝色的光芒,就像纯洁的婴儿甜蜜地偎依在母亲怀中酣睡。山胞们又发现,碧水中有个树林茂密的圆形小岛,把大湖分为两半,一半圆如太阳,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于是他们把大湖称为 “日月潭”,那小岛叫做“珠仔岛”。他们发现这里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于是决定全社迁居此地,带头的部落首领就是今日邵族酋长“毛王爷”毛信学的祖先。 环潭一带地方古称水沙连,分属南投县鱼池乡,是高山族邵族人的聚居地。
其二,很久很久以前,美丽的宝岛台湾住着一位勇敢的青年大尖哥和一位美丽的姑娘水社姐,他们相互爱慕,常常在大树下相会。
这个大潭里住着两条恶龙,有一天太阳走过天空,公龙飞跃起来,一口将太阳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过天空,母龙也飞跃起来,一口将月亮吞下。这对恶龙在潭里游来游去,把太阳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击的,像玩大珠球。他们只图自己好玩,却没想到人世间没有了太阳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树木枯萎了,鸟儿不叫了,稻田里快成熟的稻穗也干瘪了,家家户户的粮食吃光了,牛羊快饿死了,日子过不下去了……
大尖和水社决心为人世间找回太阳和月亮。可是怎样才能杀死恶龙呢? 大尖哥和水社姐悄悄地钻进恶龙居住的岩洞里,从恶龙的谈话中偷听到它们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大尖哥和水社姐历尽艰险,顶风冒雨,跋山涉水,终于来到阿里山下,从山底下挖出了金斧头和金剪刀。然后他们又回到大潭边,恰好两条恶龙正在潭里玩耍太阳和月亮,大尖哥跳下潭去,挥起金斧头,把恶龙砍得满头是血,遍体鳞伤,水社姐看准时机,用金剪刀剪断了恶龙的肚子。两条恶龙死了,可是太阳和月亮还是沉在潭里。大尖哥摘下公龙的眼珠,一口吞下肚;水社姐摘下母龙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他们变成了巨人,站在潭里像两座高山,大尖哥用劲把太阳抛起来,水社姐就拔起潭边的棕榈树向上托着太阳,把太阳顶上天空。接着水社姐用劲把月亮抛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榈树把月亮顶上天空。太阳和月亮又高挂在天上,光耀大地,万物复苏。草木活了,树上的鸟儿又歌唱了,田野里稻谷又结穗了,人们欢呼雀跃。而大尖哥和水社姐从此变成了两座雄伟的大山,永远矗立在潭边。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大潭叫做日月潭,把这两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直到现在,每年秋天仍然可以看到人们穿着美丽的服装,拿起竹竿和彩球来到日月潭边玩托球舞,学着大尖哥和水社姐的样子,把彩球抛向天空,然后用竹竿顶着不让它落下来,以此来纪念大尖哥和水社姐这对青年英雄。
日月潭的由来
从前传说中曹族有一对非常恩爱勤劳的夫妻,
叫做大尖哥及水社姐,这对人人称羡的夫妻平日以
种植玉米为生。 这天,这对夫妻如同以往顶著
大太阳在田里工作著,忽然间,地动山摇,紧接著
天地一片黑暗,所有的人都叫了起来:
「怎麼了,太阳怎麼不见了?」
大家等了又等,仍不见太阳的踪影,人们的心里
慢慢地笼罩在恐惧的气氛中。
直到晚上月亮出来后,人们才趁著月色,赶紧完成
白天未完成的工作,然而,不幸的事再次发生了,
一阵天摇地动后,月亮也不见了。
「这怎麼行呢?太阳和月亮都不见的话,农作物
都会死亡,那我们要如何过活呢!」为了这件大事,
族里召开会议讨论要如何解决,经七嘴八舌之后,大夥訧依照大尖哥这对夫妻的提议先去到处
找找看再说,总比在这里发愁的好。
於是这对夫妻就背著简单的食物,拿著火把,开始翻山越岭的找寻太阳和月亮。
经过一连数天的长途拔涉后,终於在一个大水潭发现了月亮及太阳,可是走近一看,竟然
是两条五彩巨龙正在水中把玩著月亮及太阳,大尖哥及水社姐楞住了,不知如何制服这
两条巨龙以夺回太阳及月亮。
正当他们在发愁时,一位被巨龙抓来做杂事的老爷爷告诉了他们一个方法,那就是在阿里山
上藏有金剪刀和金斧头各一把,唯有找出这两件宝物才能制服了巨龙,可是要找出宝物
却不是件易事。
听完老人家告诉他们的方法后,夫妻俩奋不顾身地带著铲子直奔阿里山,一寸一寸地朝
地底下挖去,经过一段时间地挖掘,终於皇天不负苦心人地被他们找到了这两件黄澄澄的
宝物了。夫妻俩带宝物回到潭边,便马上将宝物朝著水潭中丢去,只见金剪刀以极快的
速度冲向巨龙的腹部,致使巨龙肚破肠流,发出痛苦的哀嚎声,紧接著,
金斧头亦疯狂地朝巨龙的头上一劈,刹时,脑浆四溅,血流如柱,两只巨龙惨死在潭中。
正当夫妻俩正苦想著要如何将太阳及月亮送回天上时,老爷爷又再次出现了,除了恭喜他们
除掉大害,并告诉他们只要将巨龙的眼睛吃下,便可增长身高,把月亮、太阳放回天上去,
於是大尖哥立即跳下潭中挖下巨龙的双眼,夫妻俩各服一颗眼睛,瞬间,两人成了巨人,
便将月亮和太阳往上抛去,经过好几次抛掷后,终於让太阳及月亮又回到天空中的位置,
而大地也恢复了正常的运转。
从此,那个太阳及月亮曾掉落下的水潭便被称为「日月潭」,而守护在旁的大尖山和水社山
就是他们夫妻的化身。直至今日,曹族每年都会在潭边举行「托球舞」,以感念他们的义行。
从前传说中曹族有一对非常恩爱勤劳的夫妻,
叫做大尖哥及水社姐,这对人人称羡的夫妻平日以
种植玉米为生。 这天,这对夫妻如同以往顶著
大太阳在田里工作著,忽然间,地动山摇,紧接著
天地一片黑暗,所有的人都叫了起来:
「怎麼了,太阳怎麼不见了?」
大家等了又等,仍不见太阳的踪影,人们的心里
慢慢地笼罩在恐惧的气氛中。
直到晚上月亮出来后,人们才趁著月色,赶紧完成
白天未完成的工作,然而,不幸的事再次发生了,
一阵天摇地动后,月亮也不见了。
「这怎麼行呢?太阳和月亮都不见的话,农作物
都会死亡,那我们要如何过活呢!」为了这件大事,
族里召开会议讨论要如何解决,经七嘴八舌之后,大夥訧依照大尖哥这对夫妻的提议先去到处
找找看再说,总比在这里发愁的好。
於是这对夫妻就背著简单的食物,拿著火把,开始翻山越岭的找寻太阳和月亮。
经过一连数天的长途拔涉后,终於在一个大水潭发现了月亮及太阳,可是走近一看,竟然
是两条五彩巨龙正在水中把玩著月亮及太阳,大尖哥及水社姐楞住了,不知如何制服这
两条巨龙以夺回太阳及月亮。
正当他们在发愁时,一位被巨龙抓来做杂事的老爷爷告诉了他们一个方法,那就是在阿里山
上藏有金剪刀和金斧头各一把,唯有找出这两件宝物才能制服了巨龙,可是要找出宝物
却不是件易事。
听完老人家告诉他们的方法后,夫妻俩奋不顾身地带著铲子直奔阿里山,一寸一寸地朝
地底下挖去,经过一段时间地挖掘,终於皇天不负苦心人地被他们找到了这两件黄澄澄的
宝物了。夫妻俩带宝物回到潭边,便马上将宝物朝著水潭中丢去,只见金剪刀以极快的
速度冲向巨龙的腹部,致使巨龙肚破肠流,发出痛苦的哀嚎声,紧接著,
金斧头亦疯狂地朝巨龙的头上一劈,刹时,脑浆四溅,血流如柱,两只巨龙惨死在潭中。
正当夫妻俩正苦想著要如何将太阳及月亮送回天上时,老爷爷又再次出现了,除了恭喜他们
除掉大害,并告诉他们只要将巨龙的眼睛吃下,便可增长身高,把月亮、太阳放回天上去,
於是大尖哥立即跳下潭中挖下巨龙的双眼,夫妻俩各服一颗眼睛,瞬间,两人成了巨人,
便将月亮和太阳往上抛去,经过好几次抛掷后,终於让太阳及月亮又回到天空中的位置,
而大地也恢复了正常的运转。
从此,那个太阳及月亮曾掉落下的水潭便被称为「日月潭」,而守护在旁的大尖山和水社山
就是他们夫妻的化身。直至今日,曹族每年都会在潭边举行「托球舞」,以感念他们的义行。
日月潭为台湾第一大湖泊,以不规则的菱形的日潭与其西细长弧形之月潭构成,故得名。日月潭的邵语称为zintun,可能是日月潭最早的称呼。日月潭名称首见于道光元年(1821)北路理番同知邓传安之〈游水里社记〉文中,在其所着《蠡测汇抄》一书中载有此游水里社记云:“其水不知何来,潴而为潭,长几十里,阔三之一,水分丹碧二色,故名为日月潭” 。其后随着汉人移垦水沙连,以及历代政府的治理,和骚人墨客的文藻加以命名,日月潭逐有许多称呼,诸如水社大湖、水里湖、水里社潭、水社海仔、竹湖、龙潭、龙湖等,晚清时更有洋人传教士来到日月潭,试图向邵族人传教,亦将日月潭赋名为Doagon lake、lake Candidius 、Nin-Isivatan lake等名称。
日月潭中有一岛,是邵族人的旧聚落,亦是邵族人最高祖灵paclan的居处,邵语称为lalu,清代称为珠屿、珠仔屿、珠山、珠仔山、珠潭浮屿等名称。又有一说,谓邵语称为kunbariz附近之青龙山与邵语称为titabu之仑龙山,此二山恰好将lalu岛衔在相对之中央,形如二龙戏珠之状,故称为珠屿等名,清光绪来此的洋人,则有pearl islet(珍珠岛)之称呼,日治时期则称玉岛、水中岛,台湾光复后被称为光华岛。
民国88年“九二一大地震”后,南投县政府将光华岛正名为拉鲁岛(Lalu),以表对邵族人的尊重,并且由观光局日月潭国家风景区管理处规划为邵族的祖灵岛,于民国89年10月12日,藉由“千人植树、千人护树”活动,由邵族人种上最高祖灵居处的茄苳树。
传说:其一,相传日月潭之发现归功于一只神鹿,300年前当地有40个山胞集体出猎,一只体型巨大的白鹿窜向西北,于是尾随追踪。他们追了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富林中失去踪影。山胞们又在山中搜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们越过山林,只见千峰万岭、翠绿森林的重重围拥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静静地闪耀着宝蓝色的光芒,就像纯洁的婴儿甜蜜地偎依在母亲怀中酣睡。山胞们又发现,碧水中有个树林茂密的圆形小岛,把大湖分为两半,一半圆如太阳,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于是他们把大湖称为 “日月潭”,那小岛叫做“珠仔岛”。他们发现这里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于是决定全社迁居此地,带头的部落首领就是今日邵族酋长“毛王爷”毛信学的祖先。 环潭一带地方古称水沙连,分属南投县鱼池乡,是高山族邵族人的聚居地。
其二,很久很久以前,美丽的宝岛台湾住着一位勇敢的青年大尖哥和一位美丽的姑娘日月潭捕鱼郎
水社姐,他们相互爱慕,常常在大树下相会。这个大潭里住着两条恶龙,有一天太阳走过天空,公龙飞跃起来,一口将太阳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过天空,母龙也飞跃起来,一口将月亮吞下。这对恶龙在潭里游来游去,把太阳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击的,像玩大珠球。他们只图自己好玩,却没想到人世间没有了太阳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树木枯萎了,鸟儿不叫了,稻田里快成熟的稻穗也干瘪了,家家户户的粮食吃光了,牛羊快饿死了,日子过不下去了……大尖和水社决心为人世间找回太阳和月亮。可是怎样才能杀死恶龙呢? 大尖哥和水社姐悄悄地钻进恶龙居住的岩洞里,从恶龙的谈话中偷听到它们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大尖哥和水社姐历尽艰险,顶风冒雨,跋山涉水,终于来到阿里山下,从山底下挖出了金斧头和金剪刀。然后他们又回到大潭边,恰好两条恶龙正在潭里玩耍太阳和月亮,大尖哥跳下潭去,挥起金斧头,把恶龙砍得满头是血,遍体鳞伤,水社姐看准时机,用金剪刀剪断了恶龙的肚子。两条恶龙死了,可是太阳和月亮还是沉在潭里。大尖哥摘下公龙的眼珠,一口吞下肚;水社姐摘下母龙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他们变成了巨人,站在潭里像两座高山,大尖哥用劲把太阳抛起来,水社姐就拔起潭边的棕榈树向上托着太阳,把太阳顶上天空。接着水社姐用劲把月亮抛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榈树把月亮顶上天空。太阳和月亮又高挂在天上,光耀大地,万物复苏。草木活了,树上的鸟儿又歌唱了,田野里稻谷又结穗了,人们欢呼雀跃。而大尖哥和水社姐从此变成了两座雄伟的大山,永远矗立在潭边。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大潭叫做日月潭,把这两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直到现在,每年秋天仍然可以看到人们穿着美丽的服装,拿起竹竿和彩球来到日月潭边玩托球舞,学着大尖哥和水社姐的样子,把彩球抛向天空,然后用竹竿顶着不让它落下来,以此来纪念大尖哥和水社姐这对青年英雄。
2009年,日月潭入选世界纪录协会“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时即被选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
唉,你都说了,我还说什么?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