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规矩四神镜什么特点如何鉴别

2025-05-23 10:24:0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汉代规矩镜呈圆形,半球形的镜钮下饰变形柿蒂纹钮座,周围饰细线方框和凹弧面方框,两方框之间饰十二枚带座乳钉间十二辰铭文,主区饰规矩纹、八枚乳钉和四神及与之相配的神人、祥禽瑞兽等构成的四方八区格局,边区多数饰流云纹。铭文为汉代铜镜套语“尚方御镜大毋伤,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局中央,寿敝金石如侯王,富贵昌兮”,
仿造汉代规矩镜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宋代就已开始,当时出于对复古的追求,人们以翻模的方法制作了大量的规矩镜。所谓的翻模,就是在原镜的基础上,翻制模具铸造新镜。但因为原镜在长久的使用中,难免产生一些磨损的痕迹,使得翻模制出的新镜会出现纹饰模糊文字板滞的状况。因此,这个阶段的仿制镜相对比较好辨认。

另外,在宋元时期,铜镜的合金成分与汉代相比发生了变化。在汉代,铜镜主要为贵族或是富裕阶层使用(此句是不确切的,可删去)在材质上大都是高锡青铜,锡的成分占到铜镜的20%以上,显得白亮光洁,纹饰清晰漂亮。但因为硬度较高,这样的镜子很容易碎,不便于长久使用。到了宋代,出于对实用性的追求,工匠们开始减少锡的成分,增加铅的含量,降低了铜镜的硬度。但如此一来,铜镜纹饰的美观程度有所下降,表面上也出现了泛黄或泛红的现象。这也是区别宋及其稍后仿制镜的重要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