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抢到皇位。建文元年(1399年),大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燕王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看似还名正言顺了,因为朱元璋在《皇明祖训》 中说过:"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认为现在朝中奸臣当道,他不得不出来清君侧了,当然这些都是幌子,因为祖训里面还说过清完君侧后要速速回到封地,但是我们都知道,朱允炆在大火中失踪后,朱棣就自己留在南京做了皇帝。
朱棣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四子,英勇能干,但是朱元璋喜欢的是嫡长子朱标,即使朱标病逝后,也还是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都没有考虑过其他人继承皇位。朱允炆做了皇帝后,又开始消藩,野心勃勃的朱棣干脆武力推翻了侄儿,自己做了皇帝。
二,朱棣做了皇帝后,没有孩子。通过靖难之役,朱棣如愿以偿地做了皇帝,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在位22年之久、后宫妃子无数的朱棣都没有再有过一个孩子。朱棣有四个儿子和五个女儿,最小的儿子是朱高爔,于1392年1月18日出生,出生一个月就夭折了,朱棣做了皇帝后,没有追封这个孩子。其余的三个儿子都是徐皇后生的,其中第三子朱高燧是1383年出生,这些孩子都是在靖难之役之前所生。为何朱棣做了皇帝后,后妃就再也没有生养一个孩子了?
有人说,朱棣很宠爱徐皇后,皇后去世后,没有再立皇后,也不喜欢其他女子,所以没有子女,这理由有点瞎扯,不可否认,他的确喜欢徐皇后,但是之后还是有很多宠爱的妃子。例如他就非常宠爱朝鲜来的美女权氏,征战蒙古都是带在身边,只是还是没有孩子。
可是这个女子却突然暴毙了,有人诬告权氏是被毒杀的,朱棣勃然大怒,下令严查此案,很多对食的宫女都被杀了,据说有一个宫女死前就骂了一句:“自家衰阳,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啥意思了?就是说朱棣自己没有生育能力,这件事情在明朝的正史中没有记载,但是却出现在朝鲜的野史中,其实好好想想,这件事情还真的很有可能了。
靖难之役(1399年到1402年)历时四年,朱棣打得很辛苦,有次徐皇后(徐达的爱女)都亲自上城楼杀敌了,朱棣很有可能就在这些大小的战役中失去了生育能力。但是这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那肯定就得保密了啊,他的后妃当然也就没有再生育一个孩子了。
其实严格上来说,朱棣的最后一个孩子是在他25岁时出生的,此后他再也没有诞下过孩子。有人说这是因为他勤于政事,毕竟建立“永乐盛世”也非易事,雍正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整整13年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最后累死在龙椅上,他很可能就像雍正一样勤勤恳恳,时间过得十分紧张。但这并不是原因,由于明朝的政治体系,事实上明朝皇帝并不需要过于地操劳。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更倾向于朱棣本身身体的问题。
虽然这件事并没有确实的史实记载,但朱棣的身体却是确确实实存在问题的。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但除了太祖、成祖外再没有其他人超过六十岁,虽然古代人均寿命本就不长,但明朝皇帝的寿命显得尤为短暂,毕竟明清官员六七十岁的都是一抓一大把。而且,明朝皇帝不仅普遍短命,还都子嗣稀少。但这显然不是朱元璋的原因,毕竟朱元璋可是足足有22个儿子,而且明朝皇室也不是没有生育能力强的人,不过他们都不在永乐系统中,而是出自洪武系统,像庆成王自己有一百多个儿子,这是多么顽强的生育能力啊!永乐一脉只有儿子少或者生不出儿子的事情,像这样子孙满堂的情况从未出现。
据载,朱棣活了64岁,才有4个儿子,而且都是早年与“妃子爱妾”生下的;朱棣之子明仁宗朱高炽活了47岁,有10个儿子,其中两子早夭;明英宗朱祁镇活了37岁,9个儿子中有4个过早离世;明代宗朱祁钰才活了29岁,只有独子,而且独子还早逝;明孝宗朱佑樘活了35岁,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成化皇帝年纪轻轻,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叹息“老将至”,由此可以看出他自己已经感觉到了身体状况的问题。孝宗皇帝即位之前身体就已经不太好了,由此看来他的身体可能有某种先天不足。而从世宗到神宗,祖孙三代身体都不怎么好,常常待在宫里养身体。
至此,我们可以确定这无疑就是由朱棣开始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朱棣患有某种遗传病才导致了他和他的后代普遍活不长久并且子嗣稀少,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朱棣在位20年再没有孩子降生过的问题了。
根据历史的记载,好像是朱棣的身体是有问题的,没有生育能力,所以才会导致20多年都没有儿子。
他登基前,跟他其他“妃子爱妾”生下了9个孩子,而登基后,没有孩子,朱棣可能患了某种遗传病才导致了他和他的后代普遍活不长久并且子嗣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