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实证主义的新康德主义社会学

2025-05-19 20:45: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主要指受德国弗莱堡学派的价值哲学影响的由M.韦伯倡导的理解的社会学,受W.狄尔泰生命哲学观点影响的G.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以及在德国精神氛围中发展起来的 A.韦伯的文化社会学和 K.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等。尽管上述几人的研究重点有所不同,如M.韦伯强调社会学应研究决定人们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即动机,齐美尔主张研究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条件和认识论前提——人际互动的纯粹形式,A.韦伯和曼海姆试图通过考察文化和知识的生成、内容和功能来解释社会过程,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反对实证主义的统一科学观,主张在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即人文科学之间做出区分。他们在社会学研究中表达了新康德主义者W.文德尔班、H.李凯尔特等人的价值观点,认为自然科学是关于“是什么”的事实知识,而社会学则是关于“应该是什么”的价值知识。在新康德主义社会学中,价值作为最广义的善,诱发着人们的行为动机,是指引人们行动“应该如此”的普遍性规范原则,在社会行动中起到制定方向的作用。M.韦伯力主社会学通过“理解”隐藏在社会事实背后属人的“主观意义”来认识社会;齐美尔的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交往的形式”,即通过社会行动相互联结起来的个体以及由此产生的全部关系的过程;A.韦伯的文化社会学尤其注重历史过程分析,但他把这一过程视为只能在其个别性中才能理解的文化积淀。新康德主义社会学一反实证主义的社会唯实论和集体主义传统,倡导一种社会唯名论和方法论的个体主义观点,为社会学中反实证主义―人文主义路线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