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有什么危害?

2025-05-19 06:15:4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堵塞河道、影响航运、阻碍排灌。
(2)降低水中容氧量,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降低水产品产量。
(3)单一成片发生,破坏本地水生生态系统。
(4)大量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
(5)大面积覆盖水面,影响周围居民和牲畜生活用水。
(6)孳生蚊蝇,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回答2:

  • 危害:

    1、阻断航道,影响航运和排泄,成为农业、水利、环保的头号敌人。

    2、限制了水体的流动,水体没有阳光照射,变得发臭,使水体中的溶氧量减少,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破坏了河涌生态环境。

    3、为血吸虫和脑炎流感等病菌提供了滋生地,滋生蚊蝇,为蚊子的幼虫提供了呼吸和繁殖的机会。

    4、破坏饮水资源。由于造成堵塞,水体不能自由流动,各种污染源如重金属元素及其对人体危害的其它微量元素不能有效清除,人直接或间接吸纳到有污染的水源。

    5、覆盖水面也加大了水的蒸发量,比敞开水面的蒸发量高出8-10倍,造成水源损失。

    6、对水源采水点的淡水水质的影响。大量的凤眼蓝覆盖水面会使水的PH值降低;CO2浓度增高;水的嗅值浓度、色度增高;水中的酸度也增加,使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直至不能饮用。

  • 水葫芦:

    又名凤眼莲(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凤眼蓝属的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亦被称为凤眼莲、浮水莲花、水浮莲、布袋莲、水芋仔(台湾话:tsuí-ōo-á)、猪乸莲。凤眼蓝在水中漂浮,叶直立光滑,根在水中,呈须状,叶柄中空膨大如同“葫芦”,因此可以漂浮水面,花为蓝紫色。凤眼蓝繁殖迅速,在合适的条件下两个星期即可繁殖一倍。。凤眼蓝曾一度被很多国家引进,广泛分布与世界各地,亦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

  • 生长习性:

    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应性很强。适宜水温18-23°C,超过35°C也可生长,气温低于10°C停止生长。喜欢生于浅水中,在流速不大的水体中也能够生长,随水漂流。繁殖迅速。开花后,花茎弯入水中生长,子房在水中发育膨大。

回答3:

水葫芦的危害有:
(1)水葫芦堵塞河道、影响航运、阻碍排灌、降低水产品产量,给农业、水产养殖业、旅游业、发电等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2)水葫芦作为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单一成片发生,与本地水生植物竞争光、水分、营养和生长空间,破坏本地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同时水葫芦植株大量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
(3)水葫芦大面积覆盖水面,影响周围居民和牲畜生活用水,滋生蚊蝇,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回答4:

水葫芦
即凤眼莲,学名Eichharnia
crassipes,属雨久花科、凤眼莲属。
1901年,凤眼莲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作为猪饲料推广,之后,凤眼莲在中国一发不可收拾。
凤眼莲主要在中国南方分布,由于北方河流有冻结期,凤眼莲无法在自然状态下生存。
凤眼莲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不仅如此,凤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正可谓三位一体式的灭绝战术!
在南方凤眼莲已经泛滥成灾,比如现在的珠江水系已经遍布凤眼莲(据统计,珠江水系凤眼莲每十年数目增长十倍!)。
水葫芦为雨久花科植物凤眼莲Eichhornacrassipes(Mart.)solms
的嫩
叶和叶柄,又名水浮莲。
水葫芦鲜品每百克含水分95.2
克,蛋白质1.1
克,脂肪0.7
克,纤维素
1.4
克,钙30
毫克,磷80
毫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水葫芦具有清热解毒、除湿、祛风热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