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根本上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军事原因。
虽然蒙古大军能征善战,灭金、灭宋、征服欧亚这些战绩都说明了蒙古这个游牧国家的强大。但是并不就代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是无敌的。
首先,印度大陆离元朝实在是太远,并且水路众多,补给线过长的同时还补给艰难。
不过,欧洲离亚洲岂不是更远?为什么欧洲都能征服呢?
这就要说到影响蒙古人战力的重点了:蒙古战力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他们有着冷兵器时代所向披靡的战法:骑射。
印度由于与中原的纬度差距太大,巨大的气候、地形差异这些“北方马”实在是难以忍受。
因此元朝军队的战力在印度就有着明显的退步,自然难以攻打印度了。
二是政治原因。
虽然宋朝给我们的印象一直是“重文不重武”。辽、金、宋、元等国家中,似乎宋的军事力量是最弱小的。
然而事实上,南宋在如狼似虎的蒙古大军手下,支撑了53年。
想要征服印度,自然先要将南宋给解决掉。然而在元朝好不容易将宋朝的最后一名皇帝逼得自缢崖山之前,自身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由于身负巨大战争功勋的忽必烈与受蒙古贵族拥护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蒙古分裂成了四大汗国,直到1294年铁穆耳即位才成功合并,承认了天可汗地位。
对外军队征战乏力,对内政事治理不利、政权更迭。这些原因使得蒙古自顾无暇,又何谈继续对外扩张呢?
蒙古骑兵当时在世界所向无敌,虽然数量并不是太多,但是已经横扫欧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但却一直没有攻占印度,是因为打不过印度人么?
其实并不是蒙古人害怕打不过印度人,而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大部分在热带地区,这让长期在北方寒冷地区的蒙古人很不适应,气温一下子上升了好几十度,各种疾病在军队中蔓延,士兵到达印度边界就纷纷病倒,失去了很大的战斗力,环境的原因让蒙古人停下了进攻的脚步。
还有其他原因就是印度有印度河这个天然屏障,蒙古骑兵再厉害也不能渡过河流,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季,所以蒙古人无奈选择撤退。还有一个传说就是成吉思汗在印度河边看到了一个怪兽,士兵们纷纷射箭但是也打不到这个怪兽,怪兽还发出奇怪的声音,意思是让成吉思汗马上退兵,成吉思汗认为这是上天的意思,于是就下命令撤退了。
事实上尽管蒙古人有心征服世界,但客观条件上他们并不具备这个实力,骑兵最适合在一望无际的草原,或者是开阔的平原上进行战斗,一旦遇上了山川河流,大海或者湖泊,骑兵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蒙古人能打是真的,但是他们不会治理已经征服的土地和国家,即使当时取胜了,也不代表一直能占有那个地方。
况且蒙古当时分兵进攻世界各地,没有绝对的把握来攻打印度,所以没有进入印度大陆,就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