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雎的文体特点和艺术手法是什么?

2025-05-21 20:39:0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你说的是不是关雎啊
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诗歌开头以雎鸠起兴,借河水之中的小岛上的雎鸠和鸣,引出心中热烈的感情:可爱的姑娘啊,"我"心中的爱人.第二 三节以采荇菜,衬托自己对姑娘的追求:可爱的姑娘啊,"我"日夜追求着你,但不能如愿,只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表达了作者热烈奔放的感情,表现了青年男子对爱情大胆的追求和对自己情人的热切思念,洋溢着痛苦而欢快的情调.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历代学者评《关雎》皆“折衷于夫子”。
《关雎》用的是"六义"中的"兴"的手法。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
《毛诗序》解释《关雎》的第一句就是:"《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意思是说,《关雎》这首诗歌咏的是后妃的美德,是风化的开始。
《关雎》诗,依照孔颖达和朱熹等古人官方的观点,是有意深文周纳教化的作用,可以反映古人从汉以至唐宋以后中国的人文精神是如何的一种状态。那就是刻意的要求人民的生活政治化、人民的精神驯养化,以一种稳固的家庭关系维持国家社会的稳定和谐状态。

作为四言诗的问体特点:
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本诗中每一章的韵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句押韵的句尾韵:鸠、洲、逑)
注意:后两句实际是一句判断句。但后人多断章取义,使后句独立成句。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隔句押韵的句中韵:流、求)
流:顺流而取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句句押韵的句尾韵:得、服、侧)
服:亦想也。 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的联绵词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隔句押韵的句中韵:采、友)
参差——双声联绵词 友:亲爱。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隔句押韵的句中韵:芼、乐)
窈窕——叠韵联绵词 乐:使之乐。

回答2:

《关雎》作为四言诗的文体特点:
叠章偶韵。
采用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
《关雎》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