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计算罩杯
第一:bra的70、75、80、85、90、95、100、105的含义是指下胸围,单位是厘米
第二:胸罩的罩杯AA、A、B、C、D、E、F是指罩杯大小,胸围减去下胸围就是罩杯大小
罩杯尺寸胸围与下胸围之差
AA
7.5cm
A
10cm
B
12.5cm
C
15cm
D
17.5cm
E
20cm
F
22.5cm
上胸围量得为90cm,下胸围量得为75cm,两数相减得15cm,那就用C杯,应该戴的胸罩为75C的
34B中的34是英寸计法,1英寸合2.536cm
一、测量胸围
1、先将衣服脱去,较轻松地站着(但是要笔直),双脚并拢,脸向正前方,微微抬起下颚。
2、将皮尺水平地圈在胸围(突出点)上,由松慢慢收紧。量时应用手将乳房轻轻托起,就好象穿着胸衣一样。这时可以轻松地测得自己的实际胸围与胸下;而胸线(乳房底部所呈现的线条)也可方便地测得。
3、胸围尺寸(通常说的“上胸围”):
以BP点(即乳点bustpoint)为测点,用软皮尺水平测量胸部最丰满处一周,即为胸围尺寸。
4、下胸围尺寸:用软皮尺水平测量胸底部一周,即为下胸围尺寸。
下胸围尺寸换算(1英寸=2.54厘米)
70CM=32英寸
75CM=34英寸
80CM=36英寸
85CM=38英寸
……
你会发现它们都是5的整倍数,的确如此,且尺码允许误差为正负2.5cm,比如你的下胸围为77cm,那么理所当然你应戴75号的胸罩,如果恰好是77.5cm,那你只好75和80的都试喽。
二、确定胸罩的罩杯
罩杯的大小(实际指“杯的深度”)就是上胸围减去下胸围的差。
根据步骤一测量的结果,用胸围尺寸-下胸围尺寸的差,即确定罩杯号型。
文胸罩杯的划分(上下胸围差)
AA杯:7.5cm以内
A
杯:10.0cm以内
B
杯:12.5cm以内
C
杯:15.0cm以内
D
杯:17.5cm以内
E
杯:20.0cm以内
例:你的下胸围量得为79,那就是80号,你的上胸围量得为92,两数相减得13cm,那就是B杯,把二者放在一起,恭喜您,您应该戴的胸罩为80B。
如果您的上围是87.5cm,下围是75,上下胸围之差距为12.5cm,那么您的罩杯为B,您应选择75B的尺码。
三、符合中国标准的胸围:
1.美学的观点认为半球型、圆锥型的是属于外形较理想的。
2.两乳头间距离在22~26厘米之间,微微自然向外倾。
3.微微向上挺,厚约8~10厘米。
4.乳晕大小不超过1元硬币,颜色红润粉嫩,与皮肤有明显的分界线,婚后色素沉着为褐色。
5.乳头应突出,不内陷,大小为乳晕直径的1/3。
6.中国女性完美胸围大小与身高的关系为:身高×0.53
按此计算:
胸围÷身高(厘米)≤0.49胸围
太小
胸围÷身高(厘米)=(0.5-0.53)
标准
胸围÷身高(厘米)≥0.53
美观
胸围÷身高(厘米)>0.6
过大
文胸尺码=胸下围尺寸+杯级数
杯级数=胸上围尺寸-胸下围尺寸
85B是B罩杯,即上下胸围的差额是12.5CM左右。
85B中85指的是下胸围85厘米,也就是对应38码的英制尺码,因此85B等同于38B。由罩杯B,可以推算出上胸围等于下胸围85厘米+B罩杯12.5厘米=97.5厘米。
文胸尺码标识中前面的数字是表示下胸围的尺寸,有两种单位,分别是厘米和英制的英寸尺寸,二者是对应的,70CM=32英制尺码;75CM=34英制尺码;80CM=36英制尺码;85CM=38英制尺码,购买胸罩时的尺码可能同时显示英寸和厘米如38/85,也可能只显示一种38或者85。
尺码标识除了数字外,后面应当有字母表示罩杯,罩杯是由乳房的深度决定,就是上胸围减去下胸围的差额,每个罩杯之间相差2.5厘米,从AA杯7.5厘米开始,A杯为10厘米,B杯为12.5厘米,依次类推,C罩杯15cm,D罩杯17.5cm,E罩杯20cm,依次类推。
扩展资料
选择正确的文胸尺码,需要先知道自己的下胸围和上胸围。下胸围指紧贴乳房下缘处的胸围,上胸围指通过乳头处的胸围。罩杯则由乳房的深度决定,乳房最高点的乳围减去乳房下围一圈的长度,相减后的结果。也就是上胸围减去下胸围就可以知道自己应选择的罩杯。
比如,你的下胸围量得为80cm,而上胸围为90cm,两数相减得10cm,那就用A杯,您应该戴的胸罩为80A也就是36A的;而上胸围为92.5cm,两数相减为12.5cm,那么就要用B杯,应该选择80B也就是36B的尺码。
另外,计算出来的这个罩杯数也不一定是你最终应该买的码数,还有三种可能:
①脂肪偏多:罩杯的级数应该选大一级,例如差值为C级时通常选择D。
②算出的差值比较模糊:你尽量选大一号的罩杯型号,以便乳房有发展的空间。例如差值为16介于C和D通常的情况下选择D。
③乳房的形状扁平得象一盘散沙:量出的差值越小,所选杯级却大。例如按照科学穿着手法将散失的脂肪给它拨拢成形的时候,量出的差值为B杯,那么所选杯为C杯。
人像头必须包含几个要素:第一,光圈要大,这样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景深;第二,要有合适的焦段(85mm、135mm和200mm等),保证镜头的视角和透视效果能够符合人眼的习惯,而不是像广角镜头那样夸张。基本上,满足这两条的镜头,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人像头”。
不过,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像头”都是定焦镜头。这是因为,相比变焦镜头,定焦镜头的光圈能做得更大,光学素质也更高。例如,85mm焦段的镜头最大光圈能做到f1.2或者f1.4,而135mm的镜头能做到f1.8或者f2.0,200mm的镜头也能做到f2.0,这是变焦镜头无法达到的。另外,跟据不同的拍摄题材,摄影师可以选择不同的焦段的镜头,拍摄时按取所需也非常方便。一般而言,在全幅数码单反上,85mm的镜头适合拍摄全身照,135mm的镜头则适合拍摄半身照等等,而对于更多的采用aps-c尺寸感光元件的数码单反而言,50mm的标头也适合拍摄人像(因为等效焦距需要乘以1.5或者1.6的系数,所以50mm镜头的视角与85mm便差不多了)。
那么,变焦镜头是否就不适合拍摄人像呢?这也未必,像佳能的ef
24-70mm
f2.8l
usm或者ef
70-200mm
f2.8l
is
usm(xb
is)这样的镜头,它们的光圈较大(最大光圈f2.8),其焦段也涵盖50mm、85mm、135mm和200mm,因此也很适合拍摄人像
变焦在同等情况下
要做到大光圈难度更大
一般来说都是变焦
后定焦
后牛定…
玩到最后全是定焦
这样就变器材党了
好不好关键是你自己
大师都不是靠器材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