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政策丧失劳动力的老人不能享受吗?

2025-05-20 02:36:5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目前,我国的农村低保主要有两种做法。

  一是补差法。就是由政府事先确定本年度当地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比如,有的地方规定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元,低于这个水平的就可以申请低保),本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上述水平的,就可以提出申请,经村委会同意,报民政部门审核,然后再向群众公示,没有异议的,则由民政部门发放救济金。
  救济金数额=(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线-本人家庭人均收入)×家庭人数。
  举例如下:某人一家三口,年度总收入2100元,人均700元。而当地是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元。于是,该家的救济金数额为:
  (1000元-700元)×3人=900元
  也就是说,对于家庭人均收入未达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线的农户,给予补足到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就是采用这种补差法,而且是按月计算,按月补贴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也广泛采用了这种补差法,而且也是按月计算,按月补贴的。

  二是定额法。就是由政府事先确定本年度当地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比如,有的地方规定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元、800元、600元等几个档次,符合条件的则每年每人补贴一定的数额,详见下表),本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上述水平的,就可以提出申请,经村委会同意,报民政部门审核,然后再向群众公示,没有异议的,则由民政部门发放救济金。
  举例如下:

  家庭人均年收入    年终人均一次性补贴
   低于600元的       200元
   600-800元的       100元
   800-1000元        50元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经济相对较差的地区采用这一办法。

  说明:上述两种做法都是以本人家庭收入情况为依据的。而与本人有没有成家,有多少小孩,承包多少土地等,没有直接关系。只要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就可以申请低保。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收入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老人,小孩,有人供养的,应与供养者的收入一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