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成泽 李新明 赵丽敏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摘 要 本文对汇交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的检查验收、开发利用和保管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叙述,对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的制作软件、软件数据接口、汇交与管理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关键词 地质资料电子文件 问题 建议
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的汇交工作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2002 年,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开展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2]93 号)文件,正式要求汇交电子文件,并初步规范了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的汇交格式;2006 年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印发〈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6]210 号)文件,进一步规范了电子文件的汇交格式。随着地质工作中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引入,地质工作中应用的软件种类越来越多,汇交资料的内容更加丰富,汇交地质资料的检查验收与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1 电子文件检查验收中的问题
(1)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的编制软件种类较多,增加了电子文件检查验收的难度。地质工作的种类较多,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地面异常查证、地质科学研究等。由于地质勘查手段的多样性,尤其是地面物化探工作种类的多样性,如地面电法、磁法、地震勘探等,对各种仪器采集的原始数据需要采用不同的专业软件进行处理,其形成的成果数据文件格式各不相同,因而提交成果地质资料时源电子文件的种类较复杂,这给汇交资料电子文件的检查验收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因为只有地质资料管理人员掌握了此类电子文件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才能打开电子文件对照纸质图件进行检查验收。目前常用的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制作的软件种类及文件类型见表 1。
表 1 地质资料图件编制常用软件及数据文件类型
续表
(2)地质资料管理部门的软、硬件配置条件不能满足汇交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检查验收工作的需要。对于经专业软件处理形成的地质资料电子文件,需要构建相应的软件平台才能对电子文件实施检查。作为地质资料管理部门的档案馆(室),一般情况下不可能配备此类专业软件,因此不能对汇交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检查验收,恐怕只能检查文件是否能够被正常复制以及文件的组织结构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等。
(3)汇交电子文件的存储介质问题。目前汇交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的载体除了磁带和磁盘外,大部分都采用了 CD 或 DVD 光盘。磁带和磁盘的质量相对有保障,而光盘的质量则令人担忧。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规定,保存电子文件的光盘需要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DA/T 38-2008),市场上销售的光盘质量良莠不齐,对光盘质量进行检测需要有专业的设备。汇交地质资料的基层单位不可能对光盘质量进行检定,因而汇交电子文件的存储介质也应该是汇交电子文件检查验收中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2 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是提高地质工作效率、避免勘查投资浪费,以及实现地质资料价值的重要途径。汇交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则是地质资料服务于现实工作的重要资源。由于电子文件制作软件的差异以及软件版本的差异,往往导致地质资料电子文件难以利用或者不得不重新编制图件。实际工作中电子文件提供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早期汇交的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因为没有相应的执行标准,导致汇交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资料汇交内容不完整,给电子文件的利用带来了不便,如 MapGIS 软件编制的图件未汇交子图库等。
(2)原汇交的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内容齐全,但与新要求采用的图库不一致,重新利用这些地质资料也需要投入较多的工作量。
(3)原汇交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编制的软件与新要求的软件不同,需要进行数据交换,也给地质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投入。如采用 AutoCAD 软件编制图件,需要导入 MapGIS 软件中重新编辑,或者MapGIS 与 ArcGIS 软件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等。
3 地质资料电子文件保管中存在的问题
汇交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的存储介质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关,目前电子文件的存储介质包括软磁盘(3.5 寸和 5 寸)、磁带(盒式磁带、盘式磁带)、硬磁盘(IDE 接口和 SATA 接口)、移动硬盘、U 盘、磁光盘(MO)、光盘(CD、DVD)等。在实际工作中,对电子文件的保管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存储介质的读取设备淘汰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标准的读取设备如软驱、磁光盘机、ISA 接口的磁带机等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直接利用这些存储介质中的电子文件已经不太现实。因此,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必须根据计算机发展状况,及时将存储在非通用类介质中的电子文件转储到通用存储介质(如光盘或移动存储介质)中,保障其提供利用服务。
(2)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的备份问题。目前比较常用、方便数据交换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硬盘和光盘。移动硬盘应放在防磁柜中保存,并定期与计算机连接检查,确保数据不被丢失。因为光盘的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对存储电子文件的光盘进行经常性的抽检,并定期进行备份。
4 建议
(1)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除了地质、物探、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外,还应该加强对地质工作中常用软件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对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检查验收的能力,把好检查验收质量关。
(2)制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尽量使用通用、成熟的软件,软件种类尽可能地少一些,并且保持软件的相对稳定性,以利于电子文件的管理与开发利用。
(3)对于专业软件形成的源电子文件,如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形成的解释图件(*.cgm),建议一并汇交浏览该文件格式的软件,便于档案管理人员浏览检查。
(4)对于当前地质资料编制中常用的国产优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MapGIS,建议国土资源部组织相关部门编制全国统一的符号库(SLIB),下发地质勘查单位使用,使全国范围内的地质资料形成统一的制作标准,以提高地质资料的标准化程度。
(5)研究解决地质工作中常用软件(MapGIS、ArcGIS、AutoCAD 等)的数据交换标准接口,提高数据文件的通用性,便于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
(6)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应根据地质资料制作软件的发展现状,及时将早期汇交的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升级为新版软件的格式,避免因软件版本差异过大而无法正常完成电子文件转换升级情况的发生,提高电子文件的可重用性。
(7)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状况,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将非通用设备保存的电子文件转储到目前通用的存储介质(如光盘、移动硬盘等)中,且这些存储介质的质量应有一定的保障,最好是多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进行备份,以便于电子文件的安全保存和提供利用。
5 结语
以上是汇交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检查验收、利用和保管工作中的一点认识,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